返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45章 一片丹心照汗青(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在女帝无后,又过继了赵祯为子,赵室倒也不担心江山落入他人之手,目光远见的人,倒是担心李汝鱼会成为下一个岳平川。

    ……

    ……

    永贞三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钦天监里的老监正已日暮西山,老臣赵芳德死后不久,这位女帝最信任的老臣之一,也已卧上了床榻,不过终究是神仙众人,再熬个一年半载不难。

    关于李汝鱼的处置还没有出来,临安先有一封圣旨降下,剥去安美芹同枢密院事一职,降为枢密院直学士,而原本在临安的枢密院直学士,擢升为签书枢密院事。

    渝州天策军所有事务,以禁军都指挥使田顺为主。

    安美芹为辅。

    卢升象擢升为同知枢密院事。

    同日,圣旨再下。

    驻防江津的那位姓周名江东的将军,加封定远将军,职天策军统制。

    其后兵部和吏部文书送递渝州,昌州君子旗加封游击将军,徐骁升副将,夏侯迟、花小刀降为部将,卓宗棠杀敌有功,正式擢升为部将。

    这一场战事里的有功之人,都得到了擢升和奖赏。

    唯独没有关于李汝鱼的奖惩。

    倒也没人奇怪。

    随着昌州战事落幕,关于李汝鱼大败赵阔的细节,已在天下传的沸沸扬扬,朝野就不说了,争论声极大,而民间对于此事,更是传得变了样。

    在民间流传中,李汝鱼成了三头六臂的恶魔,嗜血如命,每天起床都要生饮人血,又要日啖人心,最喜红烧,说多加姜葱可以去酸……

    活脱脱一个吃人魔王。

    临安城外钱塘江畔盐官镇上,这一日来了四骑,一者腰间佩剑,身上颇多英气,另外两人则是儒巾包头的文书小吏。

    佩剑者出自枢密院。

    儒巾包头的文书小吏,一者出自兵部,一则出自中书省。

    还有一人,长相极其斯文,穿着大凉读书人最喜好的青花儒衫,亦是腰间佩了剑,十指白皙而欣长,真是如今的枢密都承旨王竹书。

    四人问了路,来到镇外一座院中有大槐树的院子前,敲门问道:“这里是文三甲家吗?”

    吱呀一声,一秀眉长目面相极其聪慧的少年开门,身后站着位穿浅蓝粗布襦裙的妇人,看见官差,有些惊惶,只一刹那,泪水就滚滚而下。

    院子里传来老妪的声音,“桂兰,是谁啊?”

    妇人强忍着呜咽,回头温声道:“娘,是来观潮的游人,口渴上门讨口水喝休憩一阵,没什么事,您老在屋里歇着。”

    妇人又对开门少年说道:“汗青,你回去看书。”

    叫文汗青的少年看了门口四人一眼,很是懂事的说娘我去照看祖母,转身之际,泪水哗啦啦的流了下来。

    王竹书略有诧异,这少年倒是聪慧。

    将四人请入院子里坐下,妇人倒了温水,旋即惴惴不安的坐下,只是那泪水怎么也止不住,倒也没顾得上妇道廉耻了。

    任由失态落在四人眼里。

    王竹书叹了口气,对其他三人使了眼色,示意先办抚恤方面的事宜。

    在确认丈夫文三甲已死在昌州时,妇人再也坐不住,瘫坐在地,又怕惊动房中的婆婆,捂着最哽咽,伤心欲绝。

    断断续续中,终于办妥了抚恤相关手续和事宜——抚恤金由户部统一发放至本地衙门,再由衙门差人亲自送来。

    许久之后,待妇人稍微平复了些,王竹书示意其他三人噤声,这才轻声道:“小娘子节哀。”

    妇人没有说话。

    王竹书轻声道:“你丈夫战死昌州城,尽显我大凉男儿壮气,大凉朝廷绝对不会亏待于他家人,只是当下还有一事,需要征询你的意思。”

    妇人点头,“请说。”

    王竹书犹豫了下,“可曾听说昌州守将李汝鱼的事?”

    妇人抬头,双目血红,睚眦目裂,“我丈夫也被那吃人魔王——”后面的话终究说不出口。

    王竹书叹了口气,“这个不可得知,”

    旋即又道:“有些事需要说与你知,当时昌州城存粮断绝,仅有残兵四千,而城外却有大军两万余,李汝鱼此举也是迫不得已,否则不仅昌州死守,那四千残兵亦将全军覆灭,但李汝鱼此事确实恶劣,朝廷对此深以为重,关于李汝鱼的处置,想询问你们受害者亲人的意思。”

    顿了一下,“杀否?”

    妇人毫无犹豫,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