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15章 仙王弃剑,大河逆天!(第1/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养父母死后,宋词经历了很多事,但真正让她挂在心里的只有两件,一件是那个给自己下面吃的男人怎么样了。

    一件是如何为告诉先生他错了。

    对于前者,宋词曾经多少次担心,却又多少次知悉他化险为夷,于是竟然有些习惯了。

    对于后者,宋词在和公孙止水、毛秋晴行走江湖的那段岁月里,没少设想过,也许那一天自己向先生出剑,他身边会有很厉害的人,然后自己和那人来来往往打了个不亦乐乎,最终还是自己死了。

    甚至也想过有一天先生一个人落单,自己跳出来冷笑着说先生你后悔吗,先生会很可怜的像狗一样摇尾求饶——尽管这永远不可能。

    但宋词确实想过很多。

    唯一没想到的是,先生会心甘情愿的硬生生的捱这一必死之剑。

    被刺中心脏,神仙难活。

    宋词凄婉的一笑,倏然间完成了心愿,内心竟然空荡荡的,整个身体仿佛被抽空,再也没了坚持下去的理由。

    自己……也要死了吧?

    趁着意识还算清明,宋词松开了剑,退了两步跌坐在地,凄婉笑着说:“先生,你知错了吗?”

    知错,不丢人。

    丢人的是明知错了,却还要坚持,死不悔改。

    黑衣文人依然端坐在那里,心脏之上插着宋词的剑,按说,此刻应该生机断绝一命呜呼,然而他却似正常人一般,只是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又恢复了永远没有表情的死人脸,摇摇头,那双很漂亮的眸子直直的盯着宋词,叹道:“何为对错?”

    宋词怔住,旋即怒道:“对错之分,先生岂非不知。”

    黑衣文人点头,“我知,但宋词你不知。”

    我既然曾是你先生,纵然如今刀剑相向,我也愿意再次教导于你,毕竟我看遍两座天下,所知所晓是你宋词永远也无法企及的。

    宋词冷哼,“杀人终究是不对的。”

    却没甚气势。

    宋词心中也明白,道理,先生比自己懂的太多。

    黑衣文人缓缓道:“世间没有绝对之说,换言之,没有绝对的说法,能证明杀人是不对的,我且问你一个问题,一个东土那边某个大官人抛出来难倒了无数大才的问题。”

    沉吟半晌,道:“有一座小山,山下有一条河流,适时上流洪水过境,而此刻宋词你便站在山巅,脚下有一块可以轻易推下山去的大石,一旦将大石推下山去,则可以让河流之中的洪水改道。”

    “但是,在河流左边原本的河道上,此刻有五个人在浣衣,若是洪水不改道,则会将这五人全部卷走,皆会死于洪水之中。”

    “若是河流改道,则会流向右边,而右边的地方,有一个人在田里耕种,若是河水改道,则会将这个人卷走,也会死于洪水之中。”

    “那么宋词,你是推石头还是不推石头?”

    “推石头,救五人。”

    “不推石头,救一人。”

    “你怎么选择?”

    这个故事,在黑衣文人少年时,曾在大徵无比流行,无数大才大儒,甚至于道家陆地神仙都被这个问题难住,风靡了多年。

    而提出这个问题的那人,也被大徵皇帝刘禅重用,在自己离开东土时,那人屡屡做出惊世骇俗之举,已是富甲一方的财神爷。

    宋词闻言,毫不犹豫的道:“当然是推。”

    黑衣文人哦了一声,“为何?”

    宋词想了想,“因为五个大于一个。”

    黑衣文人摇头,“可宋词你是否想过,田里耕种的那人,本可以不死,却因为你推下巨石河流改道而死,严格来说,是你杀了他,所以,你绝对你推下巨石是正确的?”

    “杀一个无辜的人,也算是正确?”

    宋词呆滞。

    这……好像确实有些道理。

    旋即有些赌气的道:“那就不推。”

    黑衣文人依然摇头,“然而那浣衣的五人,因为你不推石头,会被洪水卷走,五条人命,你本是举手之劳就可以救下来,却视而不见任由她们五人被卷走身死,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谋杀?”

    “这当然也不正确。”

    宋词呆住了,感觉先生说的也有理。

    可这便难了。

    推是杀一人,不推是杀五人。

    五人大于一人,然而那一人却是最无辜之人。

    推不推都是错?

    黑衣文人沉默了许久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