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章 立于晨曦之地(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有我们中国的‘孔融让梨’,在美国的课堂上,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美国的孩子说‘这个故事鼓励主观武断,剥夺了民主,这是错误的做法’!

    “他们说‘扭曲自己的**去赢得赞扬,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你们看,当我们还在宣扬谦让、隐藏自己的**时,美国的孩子却意识到这项举措不民主,不值得推崇。”

    “美国老师对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的重视,他们在教学的时候,从来不会执着于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说书上的一定是对的,即使是老师自己在课堂上说的话,也会允许学生们有不同的意见,鼓励他们挑战权威,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大概就是这份包容性,让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敢于思考,他们不怕犯错,也不怕提出质疑!”

    台下面,一些十中老师以及校领导面色凝重,陷入自责反思中,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乃至全中国的教育,好像都进入了一个误区。

    程燃不得不佩服孙萧这样的“教育专家”煽动力极强,全是似是而非的道理,但每个角度都能攀附引申出自己的观点,打击对立面的“靶子”。

    这虽然是孙萧的言论,但从另一个程度上来说,这个世界很多事物,莫不是如此。

    就好比孔融让梨,可以是脉脉温情的谦让文明美德,却也同样可以被攻击成“隐藏自己**”,言下之意就是让梨之人暗藏其心可诛的丛林法则,而不真正是美德的体现。

    最杀人的不是刀剑,而是言辞。最撩拨人的不是情话,而是猜疑。

    仔细听,仔细看,这个世界上,报纸间,媒体上,国家与国家冠冕堂皇的辞锋中,政治斗争的旗帜阵地上,那些看似绚丽的主张,主义,教条,言论之间,其实莫不是隐藏着无数的动机和目的。

    不是说掌握着真理的人是少数,而是真理换了位置和旗帜就会变成歪理,这世上歪理邪说如此众多,再加上人说人话,鬼说鬼话,被各种偏执狭隘的思想裹挟的人群更是不计其数。人们更偏向于倾听对自己有利的事物,所以哪里唤得醒!?

    这才是孙萧这样的人大行其道的原因。

    所以这世界哪里需要巴别塔,诸神何须惧怕,真正的巴别塔,就是屁股决定思维的人心人性。

    ……

    程燃记忆中,也正是因为孙萧当年的这套言论,媒体是铺天盖地以“垮掉的一代”声讨八零九零后,甚至衍生出各种讥诮的说法,“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关键是被这种说的时候,很多人心里只有羞愧,只有抬不起头的自责,只有那份自己不如外国小孩的爱国心。

    台上,孙萧口若悬河。

    “中日夏令营的较量中,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

    “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纷纷偷懒,中国漂亮女孩生病,一见医生就瑟瑟发抖,最后不得已,她被送回大本营,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日本孩子也生病。但他放下包他不放,坐车更是不肯。说:‘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

    “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实先生驱车赶来,看望两国的孩子。他的孙子已经发高烧一天多,许多人以为他会将孩子接走。谁知,他鼓励孙子后毫不犹豫地乘车离去。中国少工委干部发现道路被冲垮,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地冲出艰难地带。”

    “日本孩子点篝火煮饭各种花式,中国孩子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嘴里,结果没有,只能哭怨叫屈!”

    “日本人愿意花钱送孩子到国外历险受罪。中国孩子生存意识太差!”

    “野炊的时候,凡是又白又胖抄着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国孩子!”

    “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

    “我想起了那个澳大利亚著名的‘糖果实验’,同样是5岁左右的孩子,有近66.6%的澳大利亚孩子都能等到15分钟再吃,因而吃到更多的糖果,而70%的中国孩子面对诱惑无法坚持,选择了提前吃糖果,最终只吃到了很少的糖果。有研究证明,那些能够抵御诱惑自我克制的孩子,以后的发展,要比无法自制的孩子好,因为他们更有节制力和忍耐力。”

    “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

    从头到尾,孙萧这赖以成名的中日夏令营较量,通篇都在讲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家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