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76 空投土豆大白菜(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战的样车就到了伊拉克。

    使用情况比预想的要好。

    而测试车队通过随队携带的电报机跟基地联系,不断汇报情况。

    “如果行程没有问题,今天晚上就会到达。”汪贵林也是有些担心,“三天前下了一场大雪,后勤补给车队反而拖后腿了。好不容易能发动吧,结果在那些道路上却又不好行驶……”

    “汪主任,车队的电报。”这时,一名中年人拿着厚厚的一叠电报纸进来。

    一般电报,都是几十个字。

    但是车队跟基地联系,没法电话联系,只能通过电报。

    “又什么情况?”汪贵林已经习惯了,每天电报纸的多少,能判断出车队当天遇到什么样的情况。

    “后勤车队需要一些零配件,测试的同志们询问,能否空投点土豆白菜。在那边,天天都是罐头跟压缩饼干,维生素匮乏……”汇报的人有些尴尬。

    “又要空投?”谢凯皱眉问道。

    “测试车队,距离最近的库车县得三天时间,来回六天……”

    “这成本有些高啊。土豆白菜,这不是咱基地最不受欢迎的?”刚进来的郑宇成诧异地问道,“反正运十也必须得继续测试。空投一趟吧。”

    土豆白菜,这些年,几乎都是基地冬天主要蔬菜供应。

    “土豆炖牛肉,不错。”谢凯笑嘻嘻地说道。

    心中却是苦楚不已。

    西北地区偏远,各种物资供应远没有内地丰富,即使想要从内地向着西北运输,成本也是高得离谱,在塑料大棚种植尚未推广开来的时候,更是如此。

    “吃饱了撑的!”汪贵林显然是不乐意。

    空投物资补给,那可是不便宜的。

    哪怕是飞行测试,那也得要钱加油不是?

    “给他们投运一点吧。反正运输的配件啥的也不会占据所有的机舱空间。”谢凯比较支持,“那边酷寒,冬天几乎很难见到蔬菜。土豆那边能买到,白菜,海鱼等给他们空投一点。马上要过年了不是?”

    “……”郑宇成没法反驳。

    汪贵林向汇报的人吩咐,“按照他们的要求准备各种配件等物资,如果有空余的,就多给他们空投点能存放的蔬菜。那边不容易买的,价格高昂的肉类,也给空投一点。”

    “领导,真投?”

    “难道我说的话没有听到?”汪贵林不满。

    “听到了。多空投一顿的物质,可得多消耗不少的燃油,那也是成本啊。”

    “同志们放弃温暖的房子,轻松的环境去为我们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如果不是实在受不了,难道他们不知道?”汪贵林厉声问道,“一吨蔬菜,能多消耗多少的燃油?”

    手下尴尬地离开前去安排。

    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看着外面,叹了口气。

    这样的测试工作,单调,艰苦,更要命的是随时都有可能会丢掉性命。

    “章总说,通过这两个多月的测试,对于整个359坦克的情况有了详细的掌握。很多的试验数据,都是以前从来没有的。”谢凯对汪贵林这样的态度,很是欣慰。“如果没有测试车队的吃苦受罪,怎么可能?”

    “617那边希望能获得我们的数据。”郑宇成说道。

    “他们这是来摘果子?”汪贵林脸色变化了,“之前寻求他们帮助,如何对待的?”

    359坦克项目本来就是截胡了617基地的业务,谢凯跟郑宇成干的。

    这样的情况下,人家自然是不会给404基地很好的支持了。

    “要么掏钱买,要么就用我们需要的技术来换。”谢凯说道。“给数据,咱们也不吃亏,反正能多换到一些需要的,那也是对成本的降低!”

    “我的意思是不给。”郑宇成不愿意,“他们经费充足,买了两千多辆69坦克给伊拉克,十多亿美元呢。”

    郑宇成完全是嫉妒617坦克基地。

    404的坦克,还是忽悠带着各种条件才让伊拉克接收了11辆。

    “不能。617的主要用户是咱们的部队,南方冬天不冷还没有问题。北方草原,西北跟东北,冬天那都是最冷的。这些数据给他们,才能为咱们国内部队提供性能更好的装备……”谢凯坚决反对郑宇成的这种保守行为。

    617坦克基地,可是国内坦克的主要生产厂家。

    一直都没有做过极限严寒测试。

    国内的很多测试都不是太完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