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31 打歼-20总师的主意(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子居然对他们的人员了解的如此熟悉。

    当即就觉得,不能让404的人遂了意。

    “确实没有问题。桑建华没有问题,不过杨伟,我们无法做主,这需要经过研究所其他领导的批准,同时也得他本人愿意。当初刚分配到我们所的时候,主管人事的领导就问过他,是把我们这边当跳板还是干一辈子,杨伟同志的回答是,他千方百计争取,才重新分配到我们所的,原本分配的单位可比我们更好……”霍海源不等熊宏元说话,便委婉地拒绝了。“何况,我们所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专业,就是为了让他施展。”

    这年头,本科生分配的都很少,全国各地到处缺人,更不要说研究生。

    杨伟年轻,技术能力,都是非常不错的。

    611所的研究生,数量真的不多。

    谢凯一开口,就要两名研究生,这怎么能行?

    “这是自然,他要来我们这边,肯定得问问他们自己的意见。”谢凯笑着说道,“到我们这边,同样可以继续搞这个项目,研究资金充足,各种配套完善……”

    要把歼-20的总师弄到404,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作为重生者,谢凯肯定知道国家这位最年轻的总设计师想要的是什么。

    原本枭龙战机,从八十年代跟巴基斯坦接触,一直到到最后研制成功,前前后后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真正研发的时间很短,这款战机很多都是用来验证蓉飞的一些先进技术的。

    曾经谢凯看过一个录像,局座在某访谈节目中说三哥的制造实力的时候,拿三哥研制了三十年最终让这款战机彻底成为废物的lca光辉战机,提到过枭龙的真正研制时间。

    局座说他问杨总,当年搞枭龙搞了多少年,杨总随口说道,从正式研制到完成,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当然,这话里面的一年半,局座吹牛b的嫌疑很大,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战忽局张局座那是满嘴跑火车,一天不吹牛就浑身难受的。

    也可知道枭龙战机研发的进度绝对不慢,很多都是对歼十甚至歼二十的一些技术验证。

    就连苏-27使用的模拟电传,在国产的歼-11b上,后来被改成了数字电传,完全比苏-27高了一个档次。

    而数字电传,那是杨伟搞出来的。

    最终,杨伟带领团队,搞出了歼-20,在中国航空领域,让歼击机率先进入了20时代。

    谢凯还不能忽悠他?

    “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回去向宋总请示。”十号工程属于绝密计划,总设计师宋文骢宋总不说话,谁敢放人?

    杨伟可是宋总亲自安排的项目。

    “这也不是问题。你们回去的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回去,拜见一下宋总,顺便跟他们聊聊……”谢凯说道。

    “这……”熊宏元跟霍海源两人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

    404的人,好像志在必得。

    如何是好?

    就连给他们先做好准备的机会都没有。

    换成别人,他们倒不担心,谢凯年轻,却奸猾无比。

    “两位,你们应该也知道,目前巴基斯坦方面对于这项目一直都没有做出决定,整个项目投资5亿美元,全部都由404一家承担,管理委员会觉得,可以承受前期数百万投入的亏损……”谢凯见对方不乐意,自然更不乐意。

    汪贵林不明白,明明说是让611所的人到基地研究,让基地随时可以知道项目进度,怎么就变成了让611给人了?

    他们心中疑惑,这个时候也不会去拆谢凯的台,开始助攻,“确实,五亿美元的大项目,要是没有别的投资商,没有军方的经费,即使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基地也不希望把资金投入到这里面。”

    404的态度,132那边的人开了好几次会议专门分析。

    巴基斯坦确实到现在都没有表态。

    200台发动机的意向合同已经签订,年后马上就要签订正式合同了,那可是两亿多美元。

    没有签订合同,损失也就只是前期投入的数百万。

    毕竟超七工程是建立在歼-9项目跟歼-7的基础上的。

    歼-9已经有了原型机,甚至已经准备进行试飞工作……

    “究竟是谁把单位的人事情况泄露的?回去一定得好好查一查!”霍海源下来后,心中很是愤怒。

    熊宏元不解,“不就是两名研究生?给他们就是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