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38 让人疯狂的特战旅构架(31/100)(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凯把这些问题都给说了出来,让几人再次无法反驳。

    战术导弹,本来就用于进行战术打击的,一个旅,装备这玩意儿,真心没有多大的作用。

    快速突击部队,带着坦克,在长程远距离激动的情况下,同样不行。

    斯特赖克装甲车,每辆的重量,都是控制在17吨以内,以便搭载c-130、c-17运输机。而c-17运输机,每一架一次可以运输3辆装甲车。

    这样一来,斯特赖克旅就比重型旅机动性强,同时又比轻型旅的防护力,火力强。

    “不行,如果是装甲车,在进攻上,火力太差了。上面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方案……”

    “如果装备一批配备着105毫米线膛炮的移动火炮系统呢?这样的火力,虽然比359坦克要差点,但是比起普通坦克要强不少……”谢凯突然想起了斯特里克旅里面装备的gs移动火炮系统。

    国内好像有这样的东西,但是谢凯不知道是什么型号,更不知道是哪家厂搞的。

    363车间跟359整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快速弄出来这样的火力支援车辆。

    “防护能力呢?”何超问道。

    “老何,我觉得您应该到装甲部队去当主官。特种作战部队,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谢凯突然觉得,何超根本就不适合当特种作战旅的旅长。

    老何依然是国内传统的大炮兵思想。

    这种,在未来战争绝对要不得。

    海湾战争没有几年了,美国陆军从开展到撤军,进入伊拉克内100个小时,根本就没有捞到什么仗打,这不仅会让尴尬的美国陆军反思,全世界的军队,都会反思。

    可以说,海湾战争开启了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浪潮。

    二战时期,德国人弄出了钢铁洪流,最后被苏联人发扬光大,整个世界颤抖,到了九十年代,美国人为了解决他们比不过苏联钢铁洪流的问题,弄出了信息化军队建设……

    “别整没用的。你说说为什么要弄那种,359坦克就不错,行进中开火,精准度高……”何超说道。

    “搞几百公里之外的战术支援单位,没有意义,而且一枚导弹太贵。装备105毫米线膛炮的装甲车,倒是可以。可那个……”唐鑫对于404基地里面的那个扛着105毫米炮的装甲车并不感兴趣。

    项目搞了不短时间,很多东西都没解决。

    而且那玩意儿还是履带的。

    363本身是给359配套的,到现在为止,359已经开始在战场上开炮揍美国坦克了,配套的装甲车还没出来,只能用性能落后的63式来协同作战。

    所幸,两伊战争双方对于装甲车辆运用的并不是很好。

    “目前我们有个方案,是为非洲那边雇佣兵准备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90公里,除了底盘,其他都是比较成熟的,安装105毫米线膛炮,搭载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762毫米轻机枪……装甲可防护机枪子弹、迫击炮和火炮弹片的袭击,内部装载18发105炮弹、400发127子弹和3400发762子弹……”

    谢凯说的这种武器,就是斯特赖克gs移动火炮系统。

    这跟363车间之前弄的那个扛着105炮的装甲车很相似,谢凯觉得改一改,问题不大。

    自动开炮啥的,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就用人来干得了,难度将会降低很多。

    “能搞出来?”

    “有什么不能的?难度比359坦克低多了。”谢凯嘴上说难度低,内心却有无数个。

    这牛逼吹的太过离谱了。

    为了给基地找更多的业务,也为了解放军早点出现引领世界军事发展的合成旅,谢凯只能这样。

    “如果可以,倒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现在需要装备训练。”唐鑫有些为难。

    等着装备,根本就不合适。

    而方案报上去,需要审批。

    谢凯他们无法现在就提供那样的装备,如何训练部队?

    “是啊,谢凯,我们现在需要训练,国内仅仅采购24架的s-70直升机,上级就批给了我们5架……不做出点成绩……”

    “你们做成绩啥的,没有人阻止啊。”谢凯翻着白眼说道。

    “你不给坦克,我们咋整?”何超觉得,这是谢凯的问题。

    “我去!”谢凯跳了起来,“何旅长,你要点脸不?坦克,你问你们装备主管部门要啊!”

    简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