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59 超七没人要也不能卖给空军(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用于外贸的,而且设计等都不符合我们国防的需求。”谢凯很严肃地说道,“咱们空军不差这样的战斗机,无论是歼-7,还是歼-8ii,相对来说,都比超七更适合空军使用。空军真正需要的,是作战半径更大,载弹量更大,综合性能更高,更先进的重型战机。”

    “我就说说,你激动个啥。”郑宇成有些无语。

    “我们一旦谋求空军订单,公关完成后,列装这两百台发动机的,然后呢?是不是得继续?空军部队用有限的经费装备一堆没有多大战斗力的战斗机,其他的战斗机份额本来就少,岂不是更少了?一旦爆发战争,我们将会是整个国家的罪人。”谢凯态度很坚决。

    本就没有打算给空军用的东西,不能在最后找不到国际用户,为了资金来通过各种手段卖给军方。

    这种事情,谢凯不会干。

    即使空军真的愿意,谢凯都不一定会同意。

    空军落后世界空军太多,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需要的经费,更是海量的。

    怎么能用超七这样的战斗机来消耗空军有限的经费呢?

    “我只是提议,随口说说而已。”见谢凯态度不好,郑宇成一脸无奈,“反正空军要买,咱们不卖,也会装备歼-7那种没有什么质量保障,也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东西。”

    “歼-7虽然质量差,一直都在改进,甚至不断在提高技术性能……”谢凯随口丢了一句,把脑袋靠在车门上睡觉,也不跟郑宇成说话。

    郑宇成不知道谢凯生哪门子气,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好多说什么。

    车子颠簸得厉害,路上面坑坑洼洼,又没有高速路,从二重所在的地方到蓉城,得开好几个小时。

    两人到蓉城,已经是下午两点了,随便找了地方,各自吃了碗这边特色的担担面,让郑宇成惊奇的是,这家小面馆居然不收粮票。

    细问下才知道,农村包产到户之后,粮食产量节节升高,去年国家取消了统购派购制度,市场上卖粮食蔬菜啥的人也就多了起来,他们不要粮食,只要钱。

    “这不错,大家都能吃饱了。”郑宇成出来,感慨地说道。

    “要不了多久,粮票就没用了。”谢凯对粮票制度有些不爽,平时往外面跑,不仅要介绍信,还得要粮票啥的,钱更是不能少。

    他原本就习惯了走到什么地方只掏钱就解决一切。

    可现在,不行!

    哪怕买件衣服,都得有布票啥的。

    “可惜,技术方面,发展就没有这么快了。啥时候到咱们想要整个啥,各种配套都不用我们操心就好了。”郑宇成想到现在基地搞项目的困难,头大不已。

    谢凯笑着说道,“再等三十年,就差不多了。那时候,咱们需要什么,不用我们自己去弄,国内工业体系水平都上来了,投资啥的也不要我们操心太多,只管提要求,就有单位帮我们搞出来。”

    这话不是吹牛,虽然三十年后国家还有很多东西无法制造,很多领域还没有赶上欧美,甚至没有赶上解体时期的苏联,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痛苦,憋屈,无力。

    两人没有通知谁,直接往132厂而去。

    超七团队,在跟132厂旁边的611所内工作,超七的样机试制,组装,由132厂歼击机生产单位负责。

    到现在,超七项目已经进入到了样机试制阶段,平时白彦军等人来这边的时间比较多,郑宇成跟谢凯,几乎还没有了解过这个项目的真实情况。

    他们需要看到成果。

    132厂距离蓉城主城区有着不近的距离,现在刚刚改革开放,蓉城这种西南地区内陆的城市在国家尚未大力投资的情况下,发展速度并不快。

    原本二环三环,都还没有弄出来,两人从东边过来,开着车直接穿过了后世在国内最顶级商业街的春熙路。

    没有多少高楼大厦,春熙路两边都是一些有着不知道多少年两三层的木头房子,顶上盖着青瓦,两边是那种老式的用木板隔起来的店面。

    “可惜了,这些,要不了多久,就没了。”谢凯叹了口气。

    改革开放,城市扩张非常快速,保留了几百年的老房子,最终都会被高楼大厦取代。

    一路上,并没有看到几辆车。

    路上行人倒也不多,或许是因为天气太热,蓉城的人都躲在荫凉处喝茶。

    这时候的蓉城,不大。

    蓉城通往132厂的路,也并非是沥青路,很长一截都是坑坑洼洼的碎石路面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