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677 RD-33发动机终于不用砸手里了(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凯装出一副我很惊讶的表情,小心地向四周打量着,这事儿可不能传出去。

    还好,龙耀华知道他有事情谈,选择的位置周围都没有什么人。

    “埃及方面希望获得歼七的生产线。”龙耀华小声说道,“不过上面没同意……”

    “怎么会!好歹他们也是歼七的第一个真正采购客户,虽然这价格有些惨不忍睹……”谢凯说道,按理,如果埃及想买歼七生产线,国内会同意卖的。

    卖生产线,会签订数量庞大的采购合同。

    歼七落后了。

    苏联米格-21-f-13的仿制品,虽然国内不断在改进,可这玩意儿……

    谢凯知道国内还得生产几十年,毕竟那是没有更好选择,为了国防不得不继续生产下去的玩意儿。

    “有些事情,你不用打听。”龙耀华瞪了谢凯一眼。

    “超七项目,是中巴联合项目,一开始就定位是在国际市场。如果上级不同意,这就麻烦了。”谢凯说道,“首长,您觉得……”

    “少编瞎话,你说你一个年轻人,怎么满口谎言?巴基斯坦不是还没同意么。”龙耀华不满。

    “这次他们过来就是签合同,钱就到账。”谢凯一点都没有谎言别揭穿的尴尬,“巴基斯坦兄弟也要生产线,这事儿上面不是都明确表示,原则上不支持,不反对嘛。总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真的?”要真的如此,问题就不大了。

    “200台发动机,总不能砸在咱们自己手中不是?”谢凯幽幽地说道。

    上面非常不满,他们动用23亿美元买回200台rd-33发动机。

    空军明确表示,不会要。

    除非他们能弄出性能远超歼-7跟歼-8ii的战机型号。

    也就是三代机。

    龙耀华不说话了。

    谢凯也没有问态度,吃了饭后,跟着龙耀华回到办公室,厚着脸皮把龙耀华办公室里面的一盒碧螺春给要走了,气得首长明确表示,以后办公室不准谢凯踏入。

    “卖生产线?埃及人知道我们没有发动机生产技术吗?”接到谢凯的电话,郑宇成高兴不已,汪贵林却有些担心。

    “他小子说这个,应该问题不大。我去蓉城等他们,顺便跟132厂那边沟通一下。”郑宇成说道。

    汪贵林等人也不反对。

    等到决定后,汪贵林把郑宇成叫到一边,“你让建国同志跟你一起过去吧。发动机的事情,他一直都在闹心。”

    “我就是这样想的。工程机械厂那边的事儿,不盯着也没问题。”郑宇成说道。

    谢建国一直都在嘉峪关负责工程机械厂跟其他一些将会搬到这边的配套厂的建设。

    这些日子,人瘦了很多。

    “去蓉城?”谢建国接到电话,有些不明白,自己管的事情,跟蓉城那边没有什么关系不是。

    “对,有客户看上了超七战机,谢凯明天会带他们去蓉城。我们先过去,跟那边设计团队还有132相关人员谈一谈。”郑宇成明显听到电话那头的谢建国松了一口气。

    23亿美元的外汇,这是很大一笔钱。

    谢建国当初虽说是被谢凯忽悠着跟苏联人签了合同,但是他却更自责,怎么就没多劝劝儿子,一旦砸手里,个人前途无所谓,关键是给国家造成这样大的损失,没法弥补。

    谢建国也不客套,没有推辞郑宇成说让直升机去接他回来乘坐运十去蓉城的事儿。

    “明天早上出发?”对于谢凯的回答,埃及人喜出望外。

    他们本以为,谢凯是吹牛,要等不短的时间。

    在任何国家采购装备,都没有这么高的效率不是?

    “是的,明天早上将会有飞机来接我们。”穆巴拉说道。

    埃及人问了谢凯去干啥了,由衷希望跟谢凯一起吃顿饭表达感激,虽然合作是否可以达成不知道,但是先用中国人习惯的方式跟谢凯搞好关系,到时谈判,就容易了。

    可惜,谢凯这会儿正在面对系主任的咆哮。

    “刚一上学就请假?无组织无纪律!要是所有同学都学你,以后学校纪律怎么保证?”陈铭善一直没去找谢凯。

    从开学报到后,谢凯也没有太过高调,每天军训,然后跟宿舍同学一起学习,这让陈铭善松了一口气。

    原本计划着等正式上课后再说。

    谁知道,谢凯主动找他来了。

    一来,就是请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