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04 航母不好搞之舰载战斗机何来(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凯看着老爹,知道他爱面子,但是这也不能如此铁面无私不是?

    “你不用说了。基地还有一万多人没有安排工作!”谢建国知道谢凯想要说什么,“他们在家里,种地能填饱肚子,如果是大学毕业,专业恰好是我们需要的,没问题……”

    “行了,喝酒吧。”郑宇成见谢建国要发火,急忙开口。

    谢凯也知道,老爹的原则性太强,这事情,下来好好问问,还是弄明白郑宇成跟齐志远两人的目的。

    “我们为航母的事情而来。”没等谢凯问话,齐志远就开口了,“航母搞出来,确实很难凑起护航编队。而更重要的,没有舰载机。”

    “……”谢凯不知道说啥了,“齐叔,您这处心积虑的要搞航母,舰载机都没有?”

    “也不是说没有。而是海军那边这些年被国外忽悠了太多次,很多引进工作谈判几年都无疾而终,海军方面希望我们能自己生产。自己可以生产的,用起来也硬气,引进的东西,始终是别人的。”郑宇成一口把杯中的酒干了半杯,语气满是无奈。

    舰载机,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没有多少款。

    “不是说之前都搞了几次航母计划?虽然夭折了,海军方面不是没有方案吧?”谢凯问道。

    没有舰载机,是真的没办法。

    航母不好搞。

    单是本身需要的技术储备,现在都拿不出来,不得不先购买国外退役的轻型航母研究结构。

    护航舰队更几乎没有配套的。

    现在又告诉自己,海军方面,连舰载机都没有……

    那还造个屁的航母。

    “原本的计划是引进英国霍克飞机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航空发动机公司研制的海鹞垂直短距起飞战机,不过英国人不同意转让技术,价格很高,八十年代初期谈崩了……”齐志远解释着。

    “海鹞?”谢凯很熟悉。

    中国跟英国谈判过引进这战机?

    英国人的航母使用的是这种战机,美国也引进了一些,会卖给中国?

    “对,世界第一款实用的垂直起降战机。之前谋求跟英国人合作航母时,就在谈这个……”郑宇成点头,“在六十年代时候,我们国内搞过歼-6的后续机型,歼-11跟歼-12,后来因为动力问题严重,无法解决,给歼-8让路了。”

    “国内就没有再搞过别的?歼-12不是试飞了很多年,怎么下马了?”谢凯疑惑地问道。

    歼-12,这玩意儿曾经网上有人争吵过。

    “如果只说项目本身,算是成功。不过这飞机,根本就没法作战,本来这项目就是受到空中游击战争思想的产物。过于追求体型小,重量轻,机头进气,导致无法携带太多燃油,作战半径太小,火力太弱……如果改为两侧进气,航程提高不大,却严重影响机动性……”齐志远解释着歼-12下马的原因。

    没有发展潜力的型号,国家肯定会中止的。

    既然连这种都搞过,谢凯认为,国内肯定还有别的型号。

    七十年代,国家军工项目,那是全面开花,所以后来才有那么多项目因为经费不足加上性能指标无法解决下马。

    “歼-13,知道不?”齐志远问谢凯。

    “听过,不了解具体情况。”

    “歼-13也是歼-6的后续,上单翼,前后缘机动襟翼,两侧进气。原计划采用涡扇-9发动机,后来因为涡扇-9进展问题,采用涡扇-6,动力问题同样无法得到解决。最后无奈只能选择仿制r-29发动机的涡喷-15。最终,因为技术问题无法解决,经费缺口大,80年下马了……”

    “还有一个歼-10,垂直起降机型,论证结束就停了,技术难度太大;最终也就只有歼-9有了原型机,那个需要改进才能上舰……”

    谢凯这才知道,他了解的歼-10、歼-11、跟历史上曾经搞过的项目,完全不同。

    在他了解中,歼-10是国内第一款单座单发的三代战机;而歼-11,是从苏联引进全套技术的苏-27sk改进设计而来的多功能重型战机。

    “所以,我们自己制造的型号没有能改进上舰的,就连买舰载机的可能性,也因为老外胃口太大,而无法获得?”谢凯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没有舰载机的航母,能有什么作用?

    航母,不就是为了成为移动的机场么?

    难道等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乌克兰把苏-33的技术搞到,才开始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