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08 百亿经费依然不够,追赶国际的时间更不够(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果只是搞个导弹驱逐舰,谢凯还不会这样反对。

    一上来就特么的航母。

    有航母了,你得有舰载机,有预警机、反潜机、有远程防空雷达吧?

    有了航母,要出海,你得有护航的战斗编队,有补给舰队吧,甚至还得配备水底保护的核潜艇吧?

    常规潜艇那点航程,能跟上航母浪多久?

    还没出门几天,就得回老窝加油,不然就趴窝。

    更不要是航母涉及太多领域,就连动力系统,基础材料都不是一点钱可以搞定的。

    所有的一切,都得花钱。

    只能等,等国家技术积累够了,有钱了,再搞。

    现在搞,就得404掏大多数的经费。

    这一百多亿,够么?

    “我们的时间不能再浪费了。现在不搞,只会跟国外差距更大……”郑宇成听了谢凯满是怨气的这些话,喃喃地说道,“钱的事情,可以想办法。”

    “想办法?怎么想?两伊战争马上要结束了,傻大木已经不想打了,缺钱!”谢凯带着怒气说道,“以后还指望这样规模的武器出售?想都别想。”

    “咱们不是还有民用领域的项目吗?再等几年,利润就上来了,嘉峪关的机械工程厂,年后就会投产。”谢建国也安慰着儿子。

    “那个一年能搞多少?民用领域,利润远不如军品高,短期内,一年能赚多少?航母一旦展开,需要的资金,将会是海量的。”谢凯不是不知道。

    按照他的设想,瓦良格回来,再快都得再等个六七年时间。

    到那时候,运十应该可以养活自己了;战斗机项目也能开始回收研发经费,国内技术水平积累到了一定的时间。

    把瓦良格拖回来,继续建造,完全有可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前就让海军拥有一艘航母。

    舰载机可以从大毛手中购买,动力系统可以从二毛手中把他们拆下来的给偷偷弄回来,然后再一边研究一边改进。

    可现在,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材料、大型行吊、十万吨级的船坞等一切,都需要搞。

    没钱,搞个球!

    “谢凯,你的想法是对的。”汪贵林点了点头,“咱们确实搞了太多项目。”

    “不仅是搞得太多,而是根本就没有充足的技术储备!有限的经费,应该用到刀刃上。”谢凯最担心的就是这问题,“项目太多,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最终,所有的项目,都会受到影响……”

    这问题,这段时间讨论不少。

    整个基地没有太多规划,只要手头经费目前允许,就上马。

    而真正出成果的,并不是太多。

    “你不要忘记,我们背后站着整个国家。”郑宇成提醒谢凯,“如果只是我们一家单位,无论如何,都没有可能支撑得起。”

    “你以为,我们挖人挖这么厉害,没有上级的默许跟善后,404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谢建国也开口了,“军队需要忍耐,国防建设不能停。我们手中有着上百亿经费,不花出去,你觉得,最后会怎么样?”

    谢凯沉默了。

    他不是不知道,可这样搞起来,到时候资金需求的压力,会让人疯狂。

    “我们都知道,这对资金需求有多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压力大就不去搞。陆军、空军、海军,都是我们国防的重要组成力量。中国的苦难,就是从海上来的……”汪贵林叹了一口气,“谢凯,你看看这张照片吧。刘将军希望你有时间时,去见见他……”

    谢凯接过照片,整个人如同遭到雷击。

    照片中,一名穿着没有佩戴军衔的矮个老人,踮着脚伸着脑袋去看一名美军飞行员旁边的航母设施……

    “中国不搞航母,我死不瞑目!”

    那位老人的话语,在谢凯脑海中回响。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搞的航母的目的。只有航母计划启动,护航编队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等,才能加快进度……而我们搞航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也没有提多长时间搞出来……”郑宇成铿锵有力地说道,“国家现在没钱,也没有精力搞。反正早晚都要搞,以后搞,同样也会遇到这些问题……”

    “行了,搞就搞呗……”谢凯不想听下去。

    道理谁都知道。

    钱不够!

    不算技术研发成本,现在一支航母编队,怎么也得几百亿。

    哪里去搞钱?

    他反正是没有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