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727 没钱,就别谈军事装备科技化(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是啥了不得的事情。郑叔,您说,如果我们在国内建立起一个网络,出售移动卫星终端,让人们随时可以打电话,这市场得有多大……”谢凯想着原本的那个时代,整天都是移动网络,人们走路都在盯着手机,不像现在这样无聊得只能学习。

    “那玩意儿还是算了,投资太大。再说了,即使发射卫星,也不可能提供给普通人使用,那成本,打一分钟电话得收多少钱?”郑宇成笑着说道,他认为这不可能。

    谢凯没有跟他辩论,“还记得之前我在特战旅提出的那个发展方向吗?天上卫星再走,地上坦克在吼……卫星提供战场实时动态跟通讯,使得指挥官可以跟每一个携带单兵通讯的士兵沟通联系。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有与卫星连接的终端……”

    “那个我知道,这次863计划中的通讯产业,很多项目不都是为了这个计划而发展么?”郑宇成说到,“不过卫星通讯,按照目前国内的计划,哪怕要建立一个覆盖全国领域的通讯卫星网络,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通讯侦察卫星,技术含量太高。

    不仅通讯技术,就连对光学拍照技术,数据传递以及处理等技术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目前为止,中国不过是处于起步阶段。

    美国跟苏联已经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完整卫星网络。

    “跟美国与苏联比,这方面咱们差得太多了。国家又不可能投入太多研究,咱们根本就支撑不起。”郑宇成叹了口气。

    之前没有接触到这些,不了解这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可以带来的好处,他郑主任根本就不可能去想这些。

    知道了吧,无能为力,反而闹心。

    豪气的郑主任,早就被这些动不动就需要数百上千亿研究经费投入的项目给搞得无能为力。

    否则,他也不会去小鬼子国内市场赌博捞钱。

    金融,他同样也不懂。

    屁都不懂一个。

    “努力呗,咱们慢慢赶上就是了。不过无人机的通讯,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只要通讯问题不解决,咱们的无人机就很难进入实用阶段。数字信号技术含量太高,目前在研究的模拟信号,完全可以用于民用通讯。”谢凯平静地说道。

    模拟信号那可是移动通讯最开始的阶段。

    在这方面,他并没有提出,也没有干涉,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基地有这样的研究。

    一切都是为了无人机可以实现远程遥控,使得整个无人机在控制领域更加可靠灵活,基地从国内通讯领域搞了不少专家专门搞这方面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让谢凯更是惊喜。

    无论是有线相连的电话,还是无线发射的广播电视,都是采用模拟信号传递,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国际市场确实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不会太大。

    这方面的通讯技术,关键就在于一个程控交换机。

    而这个又对芯片有着硬性要求。

    谢凯在了解无人机研究的瓶颈后,突然想起了国内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这就不得不想起因为他的出现,改变了691厂发展前景后还留在691厂的那个人。

    只要解决了程控交换机,不仅民用市场的通讯领域他们能获得很大的收益,同时也能让基地在军用通讯方面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

    要不然,郑宇成这次也不会跟谢凯一起到691厂去。

    仅仅一台45万吨大压机投产,还不会让郑主任如此期待。

    即使有45万吨大压机,运十要想彻底完成商用化,也不是短时间可解决的。

    65万吨大压机更重要。

    “想法很不错,中间有着太多困难。谢凯,不是我给你泼冷水,我总觉得,无人机这块,并不是未来。如果真的到了这种程度,我们还研究有人驾驶的战机干什么?到时候打仗完全就靠财力,装备落后?无所谓,蚁多咬死象,拼命地制造无人机就行了。”郑宇成无法理解,打仗不用士兵的那种感觉。

    人才是最根本的。

    当初美帝武装到牙齿,志愿军可是只有小米加步枪,最终还是把美帝赶回了38线,使得他们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郑叔,随着科技的发展,打仗,还真的只是打钱。”谢凯没法解释。

    从9·11后,美国进攻阿富汗的时候,无人机一开始只是执行侦察任务,最后却直接用于战争,投弹什么的,虽然价格不便宜,比有人驾驶的战机可便宜了太多。

    真的就是谁的钱多,谁就能真正赢得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