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985 宽体运-10是头吞金巨兽(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命更是直接从第三架能飞的一千小时左右到3000小时,第四架还没交付,正在修改,就是为了把使用寿命从原来的3000小时提升到5000小时。

    只有持续的改进,才会让技术更成熟。

    长期持续的飞行,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找到问题,改进问题,技术提升,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得到的。

    “孙厂长他们不同意吧?”程不时一脸苦笑。

    要知道,不少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

    谢凯点头,“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不会同意。这事儿,我们是客户,何况项目也是我们的。对方希望五架一起生产,无论是资金还是生产,都要方便很多。现在秦飞的生产计划很少,订单多对他们有好处,对我们的项目没有太大的好处。”

    “基地领导怎么说的?”

    “老郑他们自然不会有意见,反正也不急着用,更重要的尽快把性能提升。国内民航市场对客机需求越来越大。”谢凯说道。

    之前根本就没有跟郑宇成他们这样说。

    程不时明白了,表示自己会向基地汇报的。

    对于项目有好处的事情,自然不能不干。

    两人又就运-10的后续方向讨论了不少,从程不时口中听到,以色列人这次还算靠谱,把他们的费尔康雷达技术给了不少基础资料。

    现在正由404的人在消化,同时404这边也派出了不少技术人员学习。

    加上之前从伊拉克手中搞到的预警机技术,最多半年时间,国内第一架预警机样机就能投入生产。

    “运-10的宽体方案,融入了一些运-9的研究结果?”谢凯还真没想到,程不时会告诉自己,运-10的宽体机设计方案,已经接近尾声了。

    谢凯有些不太相信运-9的技术。

    这玩意儿,当初只搞了预研工作,一年时间就因为性能指标太高,国内基础太过薄弱而放弃。

    现在告诉谢凯,运-10的宽体客机方案,选择了一些下马了十多年的运-9技术方案,他如何能不担忧?

    程不时发现了谢凯脸上的不相信,也知道谢凯担忧什么,笑着解释,“运-10在首飞工作结束后,就在讨论改型,尤其是军用改型,当初的运-9的一些预研工作并没有全部放弃。只不过,还需要一些设备,那基本上也都不是问题了。”

    “还需要什么设备?”谢凯问道。

    “65万吨大压机,不是搞了快半年了么?最多还有两年时间,65万吨大压机就会投产,到时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这些年先进的复合材料、机翼翼型等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突破,甚至发动机也都不是问题……”

    如果不是程不时这位对国内大飞机领域了解非常详细的大拿告诉谢凯这些,他根本就想不到,国内现在的基础,会超乎他想象的好。

    形势一片大好。

    军用机的型号,几乎都快完成设计了,谢凯如何能不高兴?

    “不过宽体机也需要一架用于静力破坏试验的样机……”

    谢凯顿时就翻白眼了。

    难怪告诉自己这些呢,肯定是郑宇成他们不同意。

    大飞机项目上面,一直都是大手笔投入,这算是基地里面资金消耗最大的项目了,却没有见到任何的收益。

    甚至有一架还是谢凯出钱的,现在的五架订单,同样是谢凯出钱。

    战斗机项目投入的,现在不仅收回了投资,就连后续发展资金都搞到了不少;海军项目同样也是如此,053都让谢凯卖出了好几条。

    都是带着订单的研究项目。

    何况,现在055万吨级大型驱逐舰在进行方案论证;国产航母同样在进行方案论证,连航母舰长培训班,航母飞行员培训工作都已经进入了先期的准备工作。

    海军烧钱,那是远远超过空军的。

    手中握的钱多,可插手的都是动辄数十上百亿的项目。

    404在资金的使用上,也是变得比较保守了起来。

    “那个要多少成本?”谢凯没有保证可以说服郑宇成他们批准。

    能不插手,尽量不去插手,基地一帮子人在分析各个项目,专门从各个方面来论证究竟哪个项目需要用钱砸,哪个项目得慢慢搞……

    “五千万左右。”

    “……”谢凯没话说了。

    他知道,这绝对不止5000万能解决的事情,一架静力试验的样机要五千万,用于试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