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27 十万吨的船有点小(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去701那边谈合作呢。”郑宇成小声解释着。

    “052舰改进方案出来了?”谢凯来了精神。

    对于海军项目,他不是多感兴趣,但是却希望海军能够快速装备大军舰。

    052c都不咋样,强悍的是052d。

    “还没有,现在还有一些问题,具体的也不知道,老齐说701跟沪东船厂的合作有些问题,主要涉及到大军舰方面……”郑宇成小声地说道。

    谢凯更是来了兴趣,“万吨的大驱还是航母?军方舍得投钱了?”

    要不是军方投钱,谁舍得投资制造大军舰?

    055万吨级大驱,那玩意儿造价老贵了,跟航母项目一样,都是处于预研阶段。

    “不是,目前主要是701那边的资金有需求,以及跟我们合作的一些技术项目不愿意提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郑宇成小声说道。

    谢凯皱起了眉头。

    这时候,还真不好在飞机上谈论这事儿。

    沪东船厂除了扩建的船坞,几乎所有的船台上都在繁忙地建造。

    同时建造6条军舰,在国内造船业来说,这是绝对的盛况。

    还好,美国的卫星还没到几十年那么牛,要不然他们的媒体又会疯狂地报道,说什么中国疯狂扩充军备啥的……

    齐志远跟沪东船厂的李庆民一行人在机场接了船王一行人,先船厂不远处安顿,简单地用了午餐,才向船厂而去。

    再次来这边,谢凯发现船厂的变化不小。

    居然已经完工了两座规模不小的轻钢结构厂房建设。

    这速度,和平年代,估计也就只有在中国能看到。

    “咱们这不算啥,深市那边,人家三天修好一层楼呢。何况这厂房还是咱们自己的建筑队搞的。”郑宇成嘚瑟地说道。

    “我们有建筑队伍?”谢凯疑惑。

    404基地里啥时候有建筑队伍了?即使有,不都是在基地建设工厂么?

    “怎么没有?咱们基地从修建机场开始,就在组建队伍。要不然,咱们那么多的闲置人员怎么可能全部安置完?这事儿还是我出的主意。仅仅是我们自己的单位建设工程,就足够养活很多人了。”郑宇成得意地说到,“仅仅是搞这样一个建筑公司,就安排了上千人呢。”

    “不错。”谢凯由衷赞扬。

    环球航运公司需要的都是可以执行远洋货运任务的大型货轮,目前国内设计出十万吨货轮的都没有几家,更不要说制造了。

    在第一次与官方接触,船王就受到国家不少高层领导的接见,而在第二年访问的时候,见到了还是的老爷子,两人就如何发展中国造船业进行了交流,船王有信心,老爷子殷切嘱托船王帮中国“把这事儿搞起来嘛”。

    在那之前,环球航运的总吨位就已经达到了2100万吨,拥有货轮210条,其中包括在中国造船厂订购的6条数万吨远洋运输船。

    这些船,几乎也是环球航运公司吨位最小的远洋运输船。

    国际远洋运输中,吨位越大,运输的货物也就越多,这样就使得单位运费的价格更低,利润更高。

    环球航运原来的货船大多数都是日本、美国以及欧洲造船厂的,这些都是世界船舶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在造船领域一直都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跟技术积累。

    中国有十万吨货船的制造能力,这让船王并不是太相信,之前就从大陆订购了6条货船呢。

    “这里就是正在建造的十万吨运矿船,已经被客户订购,即将完成制造,目前正在进行下水前的一些收尾工作。”在沪东船厂的2号船坞中,一艘庞大的货轮已经成型,专门负责商船技术的总工程师王兴和指着比船坞都还高出一头的货船介绍着。

    “可以登船看看吗?”船王兴奋地问道。

    自然可以。

    这又不是军舰,不涉及军事机密。

    矿砂船在外表上跟油轮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独是少了一些输油管道,但是却需要矿石输送设备。

    甲班上大部分都是平的,舰桥在尾部,站在尾部舰桥处就能把整艘船的全貌看清楚。

    船王登上船后,问了不少专业的问题,还好有着专业的人员陪同,要是谢凯来介绍,什么都回答不出来。

    “散装干货船的设计完成了吗?十万吨的,还是有些小。相对来说,经济性能并不是太好。目前全球海洋运输业务竞争激烈,必须要降低货运成本才能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