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32 走向深蓝的远洋,缺乏大军舰的中国海军还没准备好(1/7)(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向外公开的原因做了介绍。

    这次一次中国海军走得最远的航线,而且承担着探路先锋,获取水文条件,积累陌生海域航海经验等等各种重要任务,这样一来,就必须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一旦在上万海里的航行过程中出现问题,这对于整个中国的海军打击有多大,可以预见。

    “可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在军舰生产完成交付给客户之前获得水文条件,要不然到时候……”谢凯的眉头完全拧在了一起。

    “对啊。所以,租借给沙特的那艘h2,每次的航行都是从这边一直到南海……”齐志远无奈地说道。

    本来整个航行就风险大,还承担着个培训沙特海军官兵的重担,风险更是直线上升。

    即使每次都有补给舰伴随航行,这也是会经常出现各种险情的。

    沙特的官兵可没有解放军海军这样严格的纪律,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他们知道,也不一定会认真遵守的。

    谢凯现在算是彻底了解了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海军都没有从国内出发,越过南海小池塘,一头进入印度洋。

    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海军也很为难。”齐志远一句话,就让谢凯他们都明白了为什么现在会发生这些事情。

    海军的处境真的很为难。

    原因无他,就因为军舰吨位不够,根本就不具备在各种陌生海域执行任务的条件。

    南海小池塘那是中国自己家的,虽然军舰吨位不够大,抗风浪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强悍,但是海军熟悉。

    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风浪,都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可陌生海域,那就不行了。

    “非得搞大军舰不可么?”郑宇成脸上有些严肃。

    他真的不想再投入一个项目。

    “阿根廷海军那边能够承担一部分的经费,我们也可以通过跟阿根廷海军的合作了解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齐志远说道。

    谢凯根本就不相信。

    阿根廷的海军技术能力,真心没法跟中国比。

    就连现在南美洲海军实力最强悍的巴西,都没法跟中国比。

    中国不是无法设计出吨位更大的军舰,而是在很多配套的技术装备没有跟上。

    无论是巴西还是阿根廷,他们的军舰设计能力,仅仅是把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装备整合到一起,原材料有欧美国家提供,从动力体统到电子系统,再到武器装备,那些国家都是从欧美直接买现成的。

    中国显然是不愿意也没有可能走这样的技术发展道路的。

    “海军那边也很明确,701那边的052项目,如果有机会,肯定会提高吨位,未来的主力驱逐舰,4000吨的排水量太小,连南海那边都无法满足。”齐志远咬牙说道,“701的精力有限,加上海军经费无法支撑,负责了驱逐舰项目,再负责排水量大一点的护卫舰项目,这已经不是资金可以解决的问题……”

    “难道我们接手,就能解决?”谢凯的脸上写满了不相信。

    对于整个中国海军装备领域来说,目前的情况,不仅缺钱,还却技术,缺人。

    “也不是。海军是希望有项目来整合国内所有的设计制造能力,由我们跟701各自负责总成;就连航母项目,到时候全国一起搞!”齐志远告诉谢凯,不是他想要沪东船厂一家来搞出这样的项目。

    也不是沪东船厂的领导层想要通过这样的项目去获得更大的政绩跟功劳。

    如果想法跟404的管理理念不相符合,那么,早就被齐志远他们给换人了。

    404接手的单位,首先就是整顿管理层,必须保持大家的想法一致,要不然内部有了反对的声音,各种工作干起来都没有这样容易。

    “郑叔,这事儿你怎么看?”谢凯问郑宇成。

    郑宇成一直都在埋头抽烟思考着,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知道他想着什么。

    “这事儿,必须在整个基地的管理会议上讨论,我们不能做出决定。”郑宇成把手中的烟头摁灭,这是谢凯见到他第一次没有在一个决策上拍板。

    海军装备需要的投资,实在是太大了。

    谁都没法背负这个。

    “您这是被运-10给吓着了?”谢凯真的有些无法适应郑宇成的这种变化。

    之前的郑宇成,就只有两种态度,要么同意,要么拒绝。

    可现在,显然他拿不定主义。

    “海军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