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544 404挖人的锄头终于挥向了莫斯科(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订单,什么时候能交付?那样不是让人更怀疑?”

    龙耀华一语中的。

    直接击中苏联人的软肋。

    苏联人即使拿到技术,短时间也无法完成消化。

    何况,苏联还要製造或调整生产线生产反舰飞弹、电磁炸弹什么的。

    到时候,一旦出现订单,苏联无法交付,那不就泄露了?

    何况苏联迫切地需要武器出口带来的大量外汇。

    奥列格·巴格拉诺夫没理会叶夫根尼的反对,向中方人员表示,“连技术资料都交换了,相互提供技术人员,更快掌握技术,也是好事。我同意你们提的这三家单位各自接收你们20名技术人员,每个单位也会选派20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你们提供技术指导……”

    “他们想窃取苏联更多技术机密!”

    叶夫根尼大急。

    却被其他苏联人鄙视。

    作为领导,居然一点都不相信苏联技术专家们的觉悟。

    谢凯顿时大喜。

    “主席先生,非常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援。这才是双赢的选择。我们双方的技术成果,只有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才能发展更快,从而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并引领相关技术发展……”

    双方很快签订了合作协议。

    苏联人签订合作协议后,没做任何停留,就马不停蹄地返回国内。

    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十天内交付所有相关技术资料,人员随技术资料一起到。

    如此快的交易,在全世界都难找出来。

    苏联人并不在乎中国人有什么阴谋,尤其是奥列格·巴克拉诺夫。

    即使有了苏联技术人员的支援,中国也很难在这些技术中发展起来。

    在这些领域,中国几乎没有太多的技术经验,想消化苏联技术,可不容易。

    “谢凯,你们提出这样的意见干什么?对我们好像并没有太大好处。虽然有苏联人的支援,可以发展更快。合作也会让我们更多技术参数,彻底暴露给苏联人……”

    龙耀华真的很疑惑。

    郑宇成当即咧嘴笑了。

    “首长,你觉得苏联还能支撑多长时间?他们国内经济崩溃,混乱无比,很多技术人员连饭都吃不饱……这些技术人员到国内,然后得到的待遇跟研发环境比他们国家好上几倍,你觉得,苏联政府没有强硬要求的时候,他们还会回去吗?”

    连平时不苟言笑的汪贵林,也乐不可支。

    “首长,咱们404从一开始并没多少技术人员……到现在,我们是国内最大的综合军工科研单位,涉及上百个研究领域……而我们的技术人员,大多是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很多人一开始都不是404的……”

    此刻,404的高层们根本不避讳挖其他单位墙角的事情。

    404挖人,对国内其他军工单位来说,早就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

    甚至很多单位保卫部门主要工作就是都是防火,防盗,防404挖人。

    对404的领导们来说,挖人,是引以为豪的。

    谁叫其他单位给的待遇差,留不住人?

    技术人员都乐意到404搞研究嘛。

    大家都是兄弟单位,技术人员都属于国家,科研成果也属于国家。

    也并不存在谁挖谁的人,反正都还是国家的人。

    “你们把挖人的锄头都挥向莫斯科了,当苏联政府是傻子吗?”

    李明山和龙耀华两人彻底目瞪口呆。

    没想到404已经疯狂到这程度。

    两人脸上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挖苏联的人,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之前404在国内挖人,已经让国内军工科研单位怨声载道,不停向上级告状。

    他们在无奈的情况下,向404下了不许再挖人的命令。

    即使禁止,可404的福利待遇好,工资是其他单位好几倍,研发经费更是一点都不缺。

    相比之下,连工资都发不起的单位的技术人员谁能不羡慕?

    搞国防科技工作的,工资什么的倒是不在意,关键研发经费可劲儿地给,谁能不乐意?

    都是搞科研的,谁不希望科研环境更好,拥有充足经费,为国防做出更大贡献?

    搞科研的人很单纯,埋头干活,什么都不去考虑。

    目前国内军费少,装备生产计划不多,很多单位都是不死不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