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64 请别忘记巴基斯坦这位金主(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视瞄准仪,有效范围只有800米,夜战能力太差……自动装弹机构,电力驱动等……”对于t72这种被苏联人吹上了天,结果海湾战争让美帝在100个小时击毁了1000辆……

    谢凯对于这种坦克向来都不感冒。

    苏联真正的好东西,根本就不出口。

    比如自己用的t64跟t80。

    “t72的夜战装备不行?装甲防护力不够?”众人惊讶。

    目前t72的各种性能参数,可都不清楚。

    谢凯一听,顿时知道说漏了嘴。

    “当然,这只是听说的。在红外夜视方面,苏联的技术并不比咱们好多少……我爸之前在苏联待了不少年……”谢凯索性把这个锅退给他爹去背。

    话说得模棱两可,也没有说是否是他爹说的。

    这个解释显然不会让人满意。

    “巴基斯坦需要能抗衡t72的坦克,我们国内也需要。只要我们的坦克火力够凶悍,装甲能够防御住苏联出口型号的t72,就能获得他们的订单,经费由他们出。”谢凯转移了话题。

    两伊战争中,不管是伊拉克还是伊朗,最后都会从中国进口坦克以及战机,毕竟他们也被打穷了。

    但是巴基斯坦,要想针对印度的t72坦克,无论是美国的1,还是德国的豹2,都没有可能卖给巴基斯坦的。

    “现在巴基斯坦可不会理会咱们,咱们不是搞坦克研究的。”郑宇成皱着眉头说道。

    章德明也是如此,“他们即使要找,肯定也先要找617厂。”

    “所以,我们需要尽快拿出一个容易实施的方案,然后再由郑主任跟负责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主动去找巴基斯坦人,找不到他们的武器采购团,直接找他们的大使馆,给他们看方案……”谢凯说道。

    “咱们这样截胡617厂的订单,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有人苦笑着说道。

    “什么叫截胡!617手中可是有着不少的项目,不管是新一代坦克的研发,还是59坦克的改进,都在他们手中,多一个项目他们不会嫌多,少一个也不会在意,但是咱们不行!”郑宇成说道。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

    只要能够抢到项目,搞到研究经费支撑着404发展下去就行。

    “项目技术难度太大了,咱们的人手不够,新的人员培养很难短时间达到需求,劳动人事部也不会给咱们分人了……”章德明说道。

    基地没有足够的研究人员,这是事实。

    404本身就不是为科研而存在的基地,科研团队很多撤离了。

    坦克团队算比较大的,总数也只有200多号人。

    郑宇成看着谢凯。

    要搞项目,肯定需要足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基地情况不好,上级已经不再往这边分配大学毕业生。

    国家搞经济建设,每年人才培养的规模都跟不上需求。

    基地无法解决人才,自然有项目也很难获得太大的进展。

    “中条山的541坦克基地,人可不少!”谢凯见他们把目光投到自己身上,无语片刻,叹了口气说道。

    已经弄出了这样的项目,其他东西再隐藏也没有用,他知道这些技术,却没办法独自一个人搞出来。

    任何武器装备,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弄出来的,否则,也不需要完整的工业体系基础。

    需要足够的人员来搞技术开发。

    “挖541基地的墙脚?”郑宇成没想到谢凯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我以为咱们跟541合作呢。”

    “其实我们跟541基地合作搞技术开发,才更合适。”章德明等人都觉得谢凯的这种提议不太好。

    关系处理得不好,以后技术别想得到541的支持,617厂肯定不会乐意把技术拿出来。

    “合作更有利发展,541技术实力远比我们更雄厚。”章德明看着谢凯,很认真地说道。

    “是更有利,我想请问一下,如果合作,研发进度,我们是否能掌控?”谢凯的问题,所有人无法反驳,“谁能确保,他们不会把经费挪用到别的项目?”

    大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404基地郑宇成把工资用来搞项目开发,谁能确保其他单位不把科研经费用到发放工资福利或别的项目?

    最终少量经费投入,研发进度如何保障?

    “这并不是挖墙脚。如果直接调人,估计他们不会同意。如果我们先从541基地里借一部分人员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