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16 122毫米明星榴弹炮(月票2000加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公里的位置,有着一座不高的山峰,以前每年基地就会对着那山轰。

    中午12点,基地广播响起,汪贵林在基地广播系统中亲自通知所有人,下午两点,基地西南外的老位置,基地放炮辞旧迎新,请大家早点吃完饭去看放炮啥的。

    整个基地在听到广播之后,就沸腾了起来。

    已经整整五年没有再听到过这样的响动了,大家都知道,基地放炮,那是明年的日子好过的证明。

    “快点,咱们先去占位置。”

    “赶紧的,不然一会儿看不到放炮了……”

    一帮子小孩子连饭都顾不得吃,就开始向着西南边上的地方跑去,整个基地两万多人,到时候不站到前面,根本就没有位置。

    “他爹,别喝酒了,赶紧去占位置,不然一会儿看不到!”

    “孩子他妈,赶紧做饭……”

    “哥,你让基地搞的?”罗峰隐隐感觉到谢凯跟基地的管理层的关系,平时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事儿。

    “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人家基地早就在准备了,今年打一车的炮弹呢。”谢凯说道。

    五车炮弹有多少,谁也没有清点过。

    至少得有几百发不是?

    几人也不回去吃饭,就在沙枣林边上扯淡,广播通知让其他的小孩老早就跑去占位置了。

    莫齐不断问孙娟基地里面如同过年放炮这样的事情,她觉得对这个基地了解的实在太少,更是不时地向谢凯看一眼。

    到一点,几人就开始收拾东西,垃圾什么的都装在塑料袋里面带回去,把火用泥土盖起来。

    到前面359车间外面时,已经是人山人海。

    大家见面就相互打着招呼,在这基地里面这么久,认识的人自然不会少。

    人群中喧闹无比。

    “我们基地有这么多人?”莫齐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人海,惊奇地问着她保持了一段距离的谢凯。

    “基地还有两万三千人职工,抛开大部分都是双职工跟多职工家庭,算上家属跟孩子,超过三万人。”谢凯说道。

    多少年,没有见到基地这盛况了?

    突然间,密密麻麻的人群开始向着前面快速挤去。

    守备团方向的路上,传来了汽车发动机声音。

    “来了!122炮,54式122毫米榴弹炮!”

    人群中不时传来惊呼声。

    “这炮好,声音响!”

    谢凯听到这些话,无语的不行。

    钱胖子等人早就跑得没影儿了,谢凯跟莫齐两人在后面,被前面密密麻麻的人群遮挡了视线,根本就看不到那边的情况。

    谢凯一把抓起莫齐的手,就向着人群里面钻,莫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谢凯拖着钻入了拥挤的人群,等到反应过来时,脸一红,心脏如有小鹿乱撞,却只能紧紧地抓着谢凯有力的手。

    五辆老解放汽车各自后面拖着一门牵引榴弹炮,这炮经常在电影里面出现,粗壮的炮管,短促的炮身,没有丝毫现代化火炮细长身管的那种流线美。

    五门炮,每隔百米距离一字排开,这是为了让大家都能看得清楚。

    “54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这是当年我们国家从苏联引进技术生产的第一款重型榴弹炮。原型是苏联1938年式122毫米榴弹炮,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广泛使用……”谢凯拉着莫齐的手,指着远处守备团的人正把行军状态转换成战斗状态的54式牵引榴弹炮给莫齐介绍。

    “能打多远?”莫齐看着不远处的炮,眼神就直了,也不尴尬了。

    “最大射程118公里,最小射程34公里。身管太短,射程不够远……没有炮口制退器……太过落后,所以在70年代我们国内就开始退役了,被改进型的54-1给取代了。”谢凯对莫齐介绍着。

    他知道莫齐喜欢什么,老男人现在正在不断地展示他在这方面的知识,把自己的白菜给圈得更严实。

    郑宇成一行人,不知道啥时候出现在了这些排开的大炮后面。

    守备团的炮兵在把大炮拆卸下来,固定在地上后,调整炮口俯角,随后开始把停在旁边的老街坊汽车上的炮弹箱搬运下来,帮忙把超过28公斤的炮弹装到炮膛。

    每一门炮后面,都立着数名官兵,一名手执红旗的指挥口中含着哨子站在旁边。

    郑宇成站在大炮后面,手中牵着拴在击发装置上引铁上的绳子,当指挥手中红旗猛地往下一扬,哨子被吹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