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军工子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6 设计图早有了,就等开工(为枪指天下盟3/4)(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多久。

    众人都神色严肃。

    大压机本来就是为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配套的。

    航空产品,对于制造强度的要求远远高于航天的导弹跟火箭。

    “既然这样,我们就按原来的项目走?”沈鸿问着众人。

    褚国荣在回来的路上就清楚郑宇成的心思。

    “我们没问题。”华清大学机械系副主任陈铭善说道,“之前的设计只需要一些修改就行了。”

    华清大学的设计能力,在重型工业装备方面,绝对是国内最顶级的?

    “样机不是也生产出来了么?”郑宇成问道。

    “确实生产出来了,有些设计需要修改。”褚国荣苦笑,看来郑宇成在这里面工作做的不少。

    对于整个项目情况了解的如此重要。

    “既然设计工作完成,样机也制造出来了,设计修改方面工作,陈主任那边需要多上时间?”郑宇成这会儿几乎不给沈鸿说话的机会。

    好像他才是主持工作的人。

    “他们的设计修改工作,一直都没有停顿!”沈鸿笑着说道,“只要确定要搞,经费充足,就可以召集全国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分任务……”

    谢凯有些傻眼。

    之前都还说设计工作需要做不短的时间。

    有完整的设计图,这一点他相信。

    华清大学机械系研究领域主要是这方面,当年承担国内八万吨跟十万吨大压机设计工作后,没有几年就拿出了设计图纸,甚至对外表示,已经完成了16万吨级别的大压机设计工作。

    国内那时候用不上这么大的锻压设备,一旦国家需要,只需要按照图纸进行制造就可以了。

    “确实如此,如果现在开始生产,大压机的一些技术只能达到国外六十年代的水平……”陈铭善也不隐瞒。

    65万吨大压机项目立项是在七十年代为大飞机,歼九战机以及一些重点火箭型号配套而提出来。

    “够用不?”郑宇成问马凤山跟程不时。

    两人忙不迭点头,“完全够用了。”

    45万吨的对运十就足够,有65吨的,自然没有问题。

    “沈部长,这事儿,就得麻烦您了。”郑宇成笑着对沈鸿说道,随后也不再开口了。

    原本需要讨论不少时间的东西,被郑宇成几句话就弄得进入了即将开工建造的程度,所有人脸上神色各异。

    谢凯在一边更是云里雾里,他对于国内目前的大压机情况了解的并不详细,基地搞到的下马项目,他也没有仔细看过资料。

    之前郑宇成跟汪贵林等人讨论的时候也没说到了可以直接开工建造的程度,来的路上褚国荣也说正在研究是先搞3万吨还是45万吨。

    “我麻烦什么?这可是国家最需要的国之重器!”沈鸿笑着说道,“放心,我再忙,也得先帮你们把这东西弄出来。国内很多年没有再出现技术大会战的情况了。”

    “您亲自主持工作,我肯定放心。”郑宇成笑着说道。

    “那好,咱们再在这边等两天,我们请相关配套单位技术负责人这两天搞过来,直接甩开膀子开干!”沈鸿的话,确定了马上就要动工了。

    谢凯不由急了。

    但是这里没有他说话的份儿。

    会议本就没有开多长时间,加上都没有吃饭,晚上一行人在二重招待所的食堂吃饭喝酒,同时继续讨论项目,谢凯一直都听着。

    “老郑,这就开整了,咱们哪来那么多钱?”谢凯跟郑宇成两人一个房间,回去后,就迫不及待地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原本不是说很多问题吗?怎么这就直接动手建造了?”

    这是谢凯最想不明白的。

    “要不然,你以为我带你来这边干什么?华清大学那边没有问题,他们只负责设计,不过二重这边,良心就大大的坏了……他们希望利用我们的经费,以生产试验机的名义来搞一台3万吨甚至45万吨的大压机!”郑宇成笑着给谢凯解释。

    “他们提出先建造这技术难度小一点的也没错啊。”谢凯不解。

    “先建造,我们需要的不够用,是不是还得继续建造?”郑宇成问着谢凯。

    谢凯点头,“苏联十多台呢,咱们国家多一两台也是好事,尤其是很多45万吨就能锻压成型的,完全没有必要占用65万吨大压机的生产能力。”

    “对啊,所以,我们搞65的,二重自己搞45,但是他们没钱。”郑宇成一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