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清之乱臣贼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反客为主(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明白!”

    吴军练勇整齐回答,声音整齐得如同突然打响了一个春雷,吴超越满意点头,然后才命令练勇列队到杨文定指定的营地驻扎。结果恰在此时,江阴北门外突然传来了几声炮响,把杨文定、台文英和莫载等清军文武官员都吓了一跳,吴超越却只是稍微皱了皱眉头,问清楚炮声来源于城外的黄山炮台后,吴超越也没迟疑,立即向孟驲吩咐道:“孟营官,明天之内,把长毛给炮台给我搞定!”

    听到这话,杨文定和台文英等人当然是张口结舌,孟驲却是毫不犹豫的抱拳唱诺,然后又说道:“吴大帅,天色已黑,火光明显,长毛如果继续炮轰城内,末将正好可以用钟表法精确测量距离远近,末将立即请令现在就上城准备明天的炮战!”

    吴超越点了点头,又请杨文定派人引领孟驲等技术兵上城去测量距离,然后才亲自领了吴军练勇去营地驻扎。留下杨文定和台文英等人在原地面面相觑,纷纷心道:“这支上海团练,怎么和上次的上海团练完全不同?”

    所谓的钟表法,其实就是测量炮火亮起后声音传到江阴城墙的具体时间,然后以每秒三百米的声音传播速度计算距离,虽然无法达到绝对准确,却仍然还是比三角定位法精确许多。结果拦截失败的太平军将士倒是把怒火发泄了,大半个晚上都在不断炮轰江阴城内了,但是他们的位置却在吴军炮手的面前暴露无遗了,反复测量确定了太平军炮台的位置和远近后,孟驲不但确定自军后装炮可以轻松打到太平军炮台上,还早早就把清军的红衣大炮也调整好了炮位,只等第二天集中火力彻底覆盖太平军炮台。

    与此同时,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林凤翔和吴如孝等太平军将领当然不知道他们的炮台已经危在旦夕,相反还在连夜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而鉴于吴军练勇的强大火力,林凤翔和吴如孝也彻底死了直接攻破江阴城的心,决定利用吴超越弹药不足和无法补给的弱点,和吴超越打消耗战,打长期战,用时间彻底耗死吴超越!

    要想耗死吴超越,首先第一点当然是必须切断吴军练勇与外界的联系,好在吴超越没有水军,江阴又是三面环水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堵死江阴东门的陆路。而经过反复讨论与研究后,林吴二人终于还是找到了办法,决定将水陆主力一起移驻到香山脚下去,只留少量兵力在江阴运河西岸监视牵制,一起建立营垒深挖长壕,切断吴军练勇的出城道路,反客为主逼迫引诱吴超越主动出城交战,消耗吴军练勇打一颗少一颗的子弹。

    除此之外,林凤翔和吴如孝还决定在横河下游修筑水栅,切断横河航道,不给吴超越通过横河补充粮食弹药的机会,传令守卫无锡的师帅谢长沙,让他也在江阴运河南端入口处修筑水栅,切断吴超越通过江阴运河与常州、苏州的联系。同时为了保险起见,林凤翔和吴如孝还在命令中允许谢长沙在必要时利用土石彻底堵死江阴运河,为吴如孝率领的太平军水师主力增援无锡争取时间。

    至于长江航道方面,林凤翔和吴如孝倒是没有半点担心除非向荣从江宁派遣清军水师主力来救江阴,否则单凭吴如孝手里的太平军水师实力,对付从下游来增援吴超越的清军水师,绝对是绰绰有余。

    当然,林凤翔和吴如孝也很清楚,他们的围城战术对于孤军深入的太平军来说同样非常危险,好在江阴距离宁镇战场不算太远,又有水路之便,所以林吴二人又把具体情况和自军战术写成了书信派人送回江宁,向杨秀清奏报此事,也请杨秀清全力提供帮助,务必要缠住宁镇战场上的清军主力,不给他们增援江阴的机会!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第二天清晨,当太平军刚开始移营调动时,孟驲率领的吴军炮营就已经开始了对太平军炮台的反击战,四门后装线膛炮和十五门红衣大炮一起开火,把实心炮弹和开花炮弹一起覆盖到了黄山炮台上,炮台上的太平军将士措手不及,顿时就被突然神准的清军炮火轰得是死伤惨重,工事设施和辛苦搬上炮台的火炮一起遭到不小打击。而再到太平军将士鼓起勇气开炮还击时,惊天动地的江阴炮战也由此展开。

    炮声隆隆中,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吴军炮手占据完全上风,在他们的操纵下,之前形同虚设的江阴火炮威力尽显,把实心炮弹接连不断的轰上黄山炮台,把炮台轰得千疮百孔,炮弹弹跳间,又接连砸死砸伤太平军炮手。而最可怕的还是内装苦味酸的炮弹,每打一炮出去,太平军的炮台上就要发生一次恐怖的剧烈爆炸,苦味酸火焰迅速引燃了炮台上和附近的一切可燃物,也先后两次导致太平军的火炮殉爆,炸死炸伤的太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