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小霸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5章 名将摇篮(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尤其是面对南阳。孙策咄咄逼人,拿出一份名单要求朝廷认可,朝廷不愿接受,又不能出兵征讨,只好施缓兵之计,顺便借孙策之手来削弱韩遂、马腾的实力。孙策避而不战则气势受损,应战则难免发生冲突。不管谁胜谁负,不管谁伤谁死,荀彧都没什么损失,损失的是孙策或者韩遂、马腾。

    这么做只是无奈之举,能不能成功,决定权并不在荀彧手中,全看孙策能否应付得当。如果孙策草率应付,战与不战,荀彧都能得利。如果孙策能够控制住局面,避免出现伤亡,就可以化害为利,解决一个困扰孙策的根本问题:战马。

    凉州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战马。如果能借此机会和韩遂、马腾搭上关系,战马资源就可以解决大半。而韩遂、马腾的实力增长,必然需要对外征战。征战需要大量的物资,而这又是关中目前紧缺的。韩遂、马腾急于立功,荀彧却不能提供足够的粮草,他们的矛盾自然激化。一旦武人的威胁加重,关东籍的文臣必然趁机出手,荀彧讲武堂的计划就有可能夭折。

    就算荀彧学习南阳变法,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支撑对外征战,他最可能的目标是谁?绝不是会南阳,南阳有先发之机,又有足够的人口优势,关中根本不是对手,荀彧能选的对手不是袁绍,就是刘焉。

    不管他选择哪一个,对孙策来说都有利。

    “筑城者先营其基,谋事者先谋其势。将军谋的是内圣外王之业,岂可局眼于一时得失?岂不闻塞翁失马,得之非福,失之非祸,祸福之变,尽在乎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