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小霸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3章 又见杨仪(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一一讲述的兴趣。杨虑不过是个少年,他的名声也仅限于襄阳,到了南阳根本没人知道他。

    “照这么说,我就不推辞了。”孙策笑道:“如此说来,我也算是为襄阳人造了一点福。”

    “岂止一点。”庞德公笑道:“论起南阳本草堂治病,襄阳书院更能治愚。有了襄阳书院,襄阳子弟就不用舍近求远,去各地拜师求学,家门口就能领教大儒的教导,这才是对襄阳最大的恩惠。”

    孙策笑笑。“襄阳书院嘛,我只是提了一个建议,给了一笔不多的资金而已,真正支持襄阳书院的还是襄阳本地人,我可不敢掠功。该我的,谁也不能抢。不该我的,我也不敢要。”

    杨仪说道:“将军原来是信奉杨朱的?”

    “你对杨朱有研究?”

    “孟子曾云: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仪既有志于事功,自然要有所了解。我在书院读书时,曾向蔡伯喈先生请教过,从诸书中撷取与杨朱有关的记载,写了一篇短文,还曾请庞公指正,将军如果有兴趣,我可以背给你听一听。”

    “你专门研究杨朱?”孙策很惊讶,再次打量杨仪。“你一个人?”

    “学问转益多师,执笔皆由己出。虽然文章浅陋,却有前贤未发之言。”杨仪挺起胸脯,声音朗朗,很是自信。孙策见了,连连点头,让杨仪背来听听。杨仪清了清嗓子,略作思索,便背诵起来,洋洋洒洒,足有三千余言。除了中间略停了几次,几乎没有打磕巴的。

    孙策看在眼里,暗自佩服,这小子不仅心算能力强,记忆力也好,如果上次让他去听蔡邕背《论衡》,也许效果会更好一点。不过让他尴尬的是杨仪用辞典雅,有不少生僻的字词,他全神贯注也只听了个半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