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凡世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儒生的骄傲(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死,儒教进入黑暗时代,大批儒生被抓捕坑埋,儒生撰写的书籍被焚烧,儒教至此以后一蹶不振。

    世人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便是儒生。儒生的思想传承自孔子,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比之蜀山道教的创始者无涯和净坛佛宗的创始者佛祖释迦摩尼,都要年轻很多。

    孔子留下的思想很简单,如前文所说,君为君纲,臣为臣纲,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帝国有序。为了做到这一点,作为君主的人需要信任臣子,作为臣子的人需要绝对效忠君主,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如果要推翻帝国,推翻当朝皇帝,第一个不答应的人是儒生。因为有君主,儒生的存在才有价值。

    与此同时,当君主犯错的时候,儒生会直言不讳毫不客气地谏言,如果君主不同意他们的意见的话,甚至会死谏,这是在完成身为臣子帮助君主治理好国家的本分。

    因此,世人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形容儒生,虽然美化了不少,但确实有一定道理。纵观古今,最不怕死的当是儒生了,管你是嚣张跋扈的权臣还是昏庸无道的主君,我都理直气壮,毫不客气,大不了就死喽,在儒生看来,为国而死是人生最光荣的时刻,是可以名留青史的,对他们而言,再多的富贵也比不上名留青史来得荣耀。

    所以,儒生实际上是活在荣耀当中,活在责任当中的一群人,非忠于某个人,而是忠于某个特定的阶层,那个特定阶层便是陛下。

    唯有陛下,是他们绝对效忠的对象!这便是儒生的执,也是楚绣的死因。

    儒生实在太高傲了,高傲到眼中只能允许君主的存在。

    许久不见动静的拓跋子初终于说话了,一开口便是针对帝国最有权力的武将上官虹日的驳斥,上官虹日称他为好友,他却在如此重要关头驳斥对方,不是因为两人关系不睦,而是为了陛下分忧。

    为了帝国,为了陛下,他拓跋子初必须这样做,哪怕万劫不复亦在所不惜,这便是子初的为官之道,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为了陛下。

    “微臣认为不可。”拓跋子初两条手臂揣在袖子里,微微向陛下颔首:“臣以为,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不可因接受了妖族的器官便被当做英雄,为世人称颂。”

    听了他的话老皇帝终于有谱了,心情平静下来语气和善地道:“子初,你此言何意?”其实从拓跋子初站出来的那一刻开始结局便已经注定,但老皇帝还要是要将戏演完。

    拓跋子初铿锵有力地回答,他的语调如此顿挫有力,很难想象是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微臣认为,赏赐的作用在于奖励有功者的功劳,使得天下人以他为楷模做有利于帝国之事;惩罚的作用在于惩罚有过者的过错,使得天下人以他为警示,不再犯下同样的错误。

    落实在这件事情上,一山二山三山四山五山有功,功劳在于曾为帝国鞠躬尽瘁,奋勇杀敌,此为军功,可赏!但须上官将军详列明细,尽数其功劳。其他移植妖族器官者,虽在移植器官之时可能面临死亡,病痛等等的挫折,但也同时接受了一旦器官移植成功便会带来的本体的巨大良性的改变,可以说风险和收益是等价的,并无功劳可言,因此不应受赏。”

    “微臣认为左宰相所言实属荒谬!百姓加入军队本为了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哪怕人头落地仍无所恨。怎奈敌人实力强大,寻常战力不足以应对,由此只能舍弃人身承受巨大的痛苦冒死移植妖族的器官,如此做对自己能有何收益,战事结束了还不是返乡农耕度日,都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国家平安,保护人民安居乐业才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嘉奖吗!”上官虹日不甘示弱地反唇相讥,只要不是面对陛下,他也绝不会是一张谄媚的嘴脸,而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

    拓跋子初眯着眼睛,不为所动道:“如此说来宫里的大小太监都应受赏,若论付出谁能比的上他们!失去男人最重要的东西以保障宫廷的正常运转,不该受赏吗。”

    此言一出,群臣唏嘘,拓跋子初不愧是帝国第一智囊,马上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如此说来太监确实比异人更值得嘉奖。

    上官虹日一时无法反驳,只能道:“你这……你这根本就是强词夺理。”

    拓跋子初根本就不理会他,转而对陛下道:“陛下,依微臣之见,不如连宫中的所有太监一起赏赐算了,反正国库现正充盈。”

    “谢陛下。”大太监刘易也是会看脸色,他话音刚落马上跪地谢赏,气的上官虹日嘴唇直哆嗦。

    此时此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