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事啊,国家一下子多出来这么有一定知识和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
听到陈耕这话,宋镜瀛和丁海军都苦笑起来:好事?可能在你们美国是好事吧,可你小子肯定不知道,现在全国各个城市的政府领导们因为这个事都要头疼死了。
“呵呵好事当然是好事,”不愿意让陈耕看国内的笑话,丁海军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可你也知道嘛,咱们国家是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一下子回来了这么多人,一时间也没有这么多的工作岗位给他们安排,有不少返城的知识青年因为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的在大街上闲逛,所以”
说到这里,丁海军的老脸已经通红。
“你是说希望我们的这个汽车拆解厂能招收一部分返城的知识青年进来工作?”不等丁海军说完,陈耕就问道。
“没错,就是这么回事。”丁海军连忙应道,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就是不知道老弟你这边”
“这个咱们一会再说,”陈耕皱着眉头,一脸的不解:“有就是有点想不明白,就算有人为了这个事来找我,也应该是首都市政府的同志吧,怎么”
“咳咳”宋镜瀛轻咳了一嗓子:“小丁,你们单位有挺多这样的孩子?”
陈耕十分配合的“恍然大悟”,上下打量了丁海军两眼,虽然没说话,但眼神却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敢情你丁海军不是为了首都市解决返城知识青年的就业问题,而是为了你们部门的返城知青的工作问题来找我的啊。
你丫真现实!
“有四五十个吧,”丁海军给出了一个含糊的数字,既然陈耕没有明确的表示反对,那就说明这件事不是没得商量,他两眼热切的看着陈耕:“老弟,请你千万要帮帮忙”
说话的同时,丁海军不断的给宋镜瀛打眼色:宋老师,您也帮忙说两句啊,我们外事部门有不少返城的知青,我就不信你们华清的教职工子弟当中没有这样的情况?你们教育系统可是当年的“重灾区”好不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