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动力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5章 高傲的亨利·福特(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够彰显美式轿车的豪华和风情的车,而不是一辆廉价的、为了节油而放弃了很多东西的轿车,对吧?”

    “没错!”

    亨利·福特对陈耕能够准确的理会自己的意图非常满意,以至于这声“没错”的嗓门都比刚刚高了不少:“准确的说,福特汽车想要的一辆继承了过往美式轿车的优点、同时又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轿车,是一辆能够引领美国轿车发展潮流的车,就像是你设计的那个‘野兽’引领了美国皮卡的发展潮流一样。”

    和拥挤的欧洲不同,美国人、包括整个美国社会都认为只有全尺寸轿车才能充分体现出自由奔放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这种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整个欧洲一片疮痍,当“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家庭只有家中来了极其尊贵的客人才舍得开一罐斯帕姆午餐肉、并且认为这是对贵宾的最高礼遇的时候,美国人则以救世主的高傲,向正努力重建家园、恢复经济、医治战争创伤、贫穷但又很清高的欧洲人们展示一种现代的、令他们渴望而不可及的富裕生活方式和美国人理解的轿车发展方向和潮流:全尺寸轿车。

    比如陈耕的那辆稀有的四座版林肯continental Mark 2。

    在八十年代之前的美国人的眼里,类似大众甲壳虫一类的欧洲薄铁皮车只能算是一辆能开的玩具,根本不能算是正规的轿车,至于本田思域和丰田卡罗拉这样的小型车,甚至被美国那些苛刻的评论家们认为这玩意儿根本就不能被认为是一辆车,开这样的东西上街是对驾驶者人格的最大侮辱。

    哪怕是现在的石油危机下,超过90%的美国人也认为只有全尺寸轿车才能代表美国,本田思域和丰田卡罗拉这种日本小车,只有穷人和经济比较困难的美国人才会买——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的。

    陈耕对美国人在心理上的这种高傲非常理解,也就理解了亨利·福特为什么要下命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