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奇的面前:“安德烈,这是米格—29的照片,这是那支‘手术刀’的照片,仔细看这两架飞机的垂尾部分……”
开玩笑!
由国内最顶级的“大家来找不同”专家给拿出来的方案,还能分辨不出来哪个是米格—29、哪个是苏—27?
但哪怕是丁海军已经拿出了如此充分的证据证明“巴伦支海上空的手术刀”就是苏—27、而非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口中的米格—29,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也依旧是把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一样,坚决否认:“丁,我承认你说的似乎那么一回事,但这只是因为照片的清晰度不同,苏联没有你说的什么苏—27,如果有这么一款飞机,我不会不知道,事实上,我们只有米格—29,‘巴伦支海上空的手术刀’就是米格—29……”
………………
就在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和丁海军就“巴伦支海上空的手术刀”到底是米格—29还是苏联一款全新的重型战斗机进行争论的时候,克里姆林宫,一场关于“苏联该不该与中国和解”的讨论正在激烈的进行着。
在戈巴乔夫此前都已经在《红星报》上明确作出了“如果华夏希望获得米格-29之类的高性能飞机,苏联政府认为不存在政治障碍”的表态的情况下,苏联政府就内部居然还没有就与华夏和解达成一致,对于这一点,大家是不是很奇怪?
确实很奇怪,但实际上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一方面,在苏联内部,因为整体实力的持续下行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萎靡不振,苏联高层内部已经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被阿富汗战争耗尽气血的苏联已不可能如80年代中期之前那样再继续单独对抗美国了,国际上将出现“美国单一超强”的局面。
可另一方面,苏联人自己也不甘心啊:老子在过去的30多年里辣么牛x,在于美国的对抗中不但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时候还要超出……
他们心理上接受不了。
不但心理上接受不了苏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