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当然没问题,我会通知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同志,让他们赶来莫斯科的。”
“太感谢您了。”陈耕客气的说道:“嗯,我给您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希望您能够喜欢。”
“哈哈……哈哈……”听到陈耕说他给自己安排了一份“小礼物”,尼古拉·马林科夫顿时喜笑颜开:“费尔南德斯您真的是……太客气了。”
虽然不知道陈耕要送给自己的礼物是什么,但尼古拉·马林科夫心中明白,绝对不是什么便宜的玩意儿。
“我们是朋友嘛,”陈耕笑眯眯的道:“朋友之间不用这么客气。”
现在陈某人有钱,在苏联最后的这几年里,能够以官方的形式、用钱解决的问题,在陈耕看来都不是问题。
尼古拉·马林科夫笑的嘴巴都歪了:“当然,当然……能够有您这样的朋友,是我的荣幸……”
……………………
虽然已经确定了从陈耕在这次的股灾中凭借着精准的眼光狠狠的大捞了一笔,但一直到陈耕离开华夏去莫斯科,都没有经济或者更顶层部门的人来找陈耕,这其实也很好理解,知道了陈耕在金融方面的才华是一回事,但具体要怎么合作、以什么方式来与陈耕合作,这还需要一个讨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不会太短),毕竟,与陈耕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提升金融领域的安全性而不是相反,自然要慎之又慎。
但即便是这样,陈耕已经享受到了一些隐性的好处,比如在知道陈耕要去莫斯科的消息后,相关部门的同志就痛快的告诉陈耕,因为他的相关资料都已经完成了备案,以后他再从华夏去苏联,只要走商务签证通道,最多两天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手续的办理工作,再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麻烦了。
陈耕的速度快了,但洪都厂和小巴的速度却快不起来,这个没办法,在华苏两国还没有正式回复大使级外交关系的情况下,洪都厂的代表想要去莫斯科与苏联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沟通,不仅仅是国内这边要走程序、走流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