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公开亮相是在1988年11月22日),像是b—52和图—95这种慢吞吞的、也没有什么机动能力、如同老牛一样慢吞吞的轰炸机,只注定了只能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里的玩意儿。
而既然这玩意儿已经注定了要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那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费钱的去搞?多研制两款歼—7、歼—8的升级改进型好,它不香么?
以这个时代而言,这个思路绝对没问题,可谁能想到呢,在海湾战争之后人们忽然惊愕无比的发现,自己印象中那种慢吞吞的如同老黄牛一般、只配成为地方地面防空火力和战斗机空对空导弹的活靶子的大型轰炸机,居然一跃成了空中精确打击平台,带着十几枚射程高达上千公里的远程巡航导弹,在敌人的防空火力圈之外就能够对敌人进行“点穴”式的精确火力打击,慢吞吞的轰炸机反倒是凭借着自己身大力不亏的优点成了美苏手中的战略级武器装备,甚至可以执行全球战略打击任务,你说气人不气人?
“我明白了,”陈耕微微点头:“我想问问,咱们西飞是什么态度?”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当然希望这个项目能够继续进行下去,”王小东显然也是真的急了,没跟陈耕绕圈子,直言道:“但现在的问题是,上面有领导发了话,说别看我们西飞自筹资金做了这个项目,可就算这个项目真的做成功了,上面也不可能拨款采购这个飞机,所以现在同志们都有点迷茫,不知道这个项目该不该继续进行下去……”
哪怕西飞把这个4发版的h6做成了,上面也不会拨款采购?
陈耕的眉头皱了一下,从这个角度来说,西飞的迷茫和犹豫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为了这个4发版的h6,西飞不但要自筹资金,还腆着脸向陈耕“借”了4台“tay”mk650-8c发动机,就等着将来这个项目成功后,国家大量装备,西飞就可以将前期的投入赚回来了,可现在,上面明确表示了不会采购,西飞该怎么办?
现在停手,虽然多少会亏一点,可也及时止损了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