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最强大少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4章 西北政治的共振(第2/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灾什么的是扯淡,但如果丫头没乱说,人祸造成了这些事,且每年都发生,那就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随便介入会出事的。”

    最后王雱定调道:“暂时不查不宣扬,就那么核心几个人知道就行。关于这些,我需要在思维里细细的梳理一遍。”

    随员们也就不能再说什么了,纷纷告退离开。

    之后,王雱再次的陷入了无尽的文书中。

    之前只是粗略的看一遍耿天骘的文报,现在则要细看原始资料。

    聪明人啊,上任知县老爷是个真正的聪明人,拼着“待岗”风险也跑路了。

    来之前就知道这边境小城是个大坑,却没想到坑到了这地步,怎么看都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地步。换王雱是上一任知县,一没能力,二没班底和自己的团队,三没军队,四没政治上的依靠。面对这一团乱麻的边疆小城,知县老爷根本就是背锅填坑的,当然要跑了。

    最初时候王雱下意识认为县丞被砍死是引发民怨。的确他也拉了仇恨,是被暴民砍死的。

    但现在,随着对抚宁县的逐步深入了解,县丞的死亡更像是做完了手套后被人暗杀的,这样一来县丞代表朝廷把抚宁县整个的打包卖了,人又死了,就成为事实,背了锅。

    一个地方要发展,人心不能散,有了梦想有了人心向往后,人们就会扎根,就会开荒,就会建设。

    但事实上抚宁县不但人心散了,有办法的人都选择了各种手段离开,这个地区就死了,形成潮流后再也没人愿意来投资建设,而还留在这个地方的人当然没心思生产,只是等死而已。

    在朝廷层面上,边境地区的局势始终是被误导的,朝廷根本了解不到真实的边境情况,只能归类为“西夏人惹的祸系列”。现在看来,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自己被自己吓死、自己大脑引导着身体死亡这个论述,用在抚宁县这样的边境地区是可以的。

    就算是西北转运司李参的层面,他不知道具体情况也没功夫来了解这个坑,所以在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