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无人踪。但这警戒一点未曾放松,不时还有军将下来巡查。
马邑郡两大鹰扬府,全都是打老了仗的边地精兵,什么样的阵仗都见识过,什么样的敌人都不惧。但是纪律约束难免就散漫些,军将要求得严了,说不定还要给你些难看。
如王仁恭那般引入外来之人压制本地土著老兵,面对徐乐的时候就敢闹一场兵溃的好戏。
而河东三大鹰扬府,却是另外一种风格。军律要求极严,队伍极其整肃,处处都是一板一眼,全军上下,严整有威。
真论高下,河东三大鹰扬府,没有四五倍的兵力优势,真不见得是马邑两大鹰扬府的对手。战阵经验,马上步下本事,军将的指挥能力,实在差了不少。
但是马邑两大鹰扬府养出这些百战余生的精兵,是不可复制,也是难以经得起消耗的。河东三大鹰扬府这严厉约束教养出来的军马,却可源源不断的产生出来!
一名队正,才挺胸凸肚的出至城门外,带着麾下人马与前一班人马交接。两名队正凑在一起,低声寒暄两句,而他们带领的儿郎,却肃然无声,只是默默的调换位置。
交接顺利,一如往常。那接班队正随口询问:“今日如何?”
上一班带队队正回答得也随意:“还能有什么事情?天寒地冻,晋阳也快变成兵城了,谁还不开眼敢闹事?”
接班队正点点头:“虽然无聊,也可以磨磨儿郎们的性子。唐国公这上头要求得严,处处也都关顾得到,咱们兵带得好,唐国公瞧得见!”
上一班队正点头:“谁还不明白?只要起兵,进了长安,旅将营将甚至团主,咱们都未必没有指望。要是能建起家号,成为郡望,也算是给子孙留下了一份家当!”
两人一笑拱手,接班队正突然想起了什么,叮嘱一句:“大郎和三郎又入晋阳宫了,你们回返,营地正在两位郎君边上,动静小些。大郎还好,三郎却是个脾气大的,到时候家将拿着鞭子过来抽,可别说某没提醒你!”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