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处处开宝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439 江南来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双方各有胜负,但总归还是李家军占据主动。

    但由于军队数量的差距,李光弼难以快速取胜。思索再三向朝廷上奏,请求再调拨十万大军,从而一举评定叛乱!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边疆连年用兵,若是再抽调十万大军。恐怕外敌趁虚而入,届时祸患还要远胜过小小梁山匪寇!”

    李光弼的奏折到了长安,朝堂之上群臣议事,李林甫、杨国忠等人立即强烈反对。

    其余朝臣,有的赞同增兵,也有的反对。

    见众人争执不下,李隆基思索半晌,摆摆手说明天再议,便宣布退朝。

    “皇上,李光弼现在手握十几万大军,百姓都叫其李家军。但这个李家,可不是皇室李家,而是他李光弼的李家啊。”

    后宫之中,杨国忠跟在李隆基身旁,脸色阴沉的说道。

    “若是再给增兵十万,那可就是二三十万大军。一旦李光弼起了异心,危害程度还远超过梁山贼寇。所以依微臣之见,就让他这么跟梁山草寇打下去。又不是打不赢,这样等几年之后,梁山草寇被剿灭,他的李家军也消耗的差不多,岂不正好?”

    “这……”

    “陛下,臣妾虽是妇道人家,但也觉得兄长说的极是,这都是为您的江山考虑啊。”

    杨玉环在旁边伺候,也插嘴帮腔。

    “……爱妃和爱卿所言极是。”

    李隆基思索半晌,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朝,李隆基下旨,驳回了李光弼求援的奏折。并且严令,让他尽快剿灭梁山贼寇。

    当初米小侠有话,让李隆基全力支持李光弼。李隆基虽然畏惧米小侠,但也有个限度。正如杨国忠他们说的,对于手握重兵的李光弼,他不得不防!

    “传令下去!明早进攻!”

    接到圣旨之后,李光弼重重的叹口气,但也无可奈何,下令进攻继续作战。

    接下来战事继续,但因为双方实力相差不大,进程相对缓慢。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的兵力也都在减少。

    等到第二年,跟梁山已经打了一年,李家军只剩十万。梁山军也只剩十五万,而且攻占的许多城镇被打下,势力范围大大减小。

    “大哥,现在这种情况,不如考虑下招安。”

    李家军毕竟有大唐作为支撑,虽然没有继续增兵,但在粮草上完全充足。这样如果继续打下去,梁山军必败无疑。

    仗打到现在,不但普通士兵将领死伤过半,就连当初的山寨头领,也已经有十七人战死。望着空出的交椅,吴用心中哀痛,不禁劝说宋江。

    而宋江也早有招安的意思,此时再度提出,不禁又是一阵意动。

    “不可!若是招安,小弟宁愿去死!”

    “对!誓死也不招安!”

    但这时候,以林冲为首,一些跟朝廷有深仇大恨的头领站出来,坚决反对招安。

    “这……”

    眼见群情激奋,宋江不禁又是一阵迟疑。若是他强行答应招安,队伍恐怕就散了。

    “宋大当家的,你真以为朝廷诚心招安吗?一旦你没了军队,岂不是任人宰割?”

    这时候,一名和尚起身,冷笑两声,接着说道。

    “至于粮草物资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全力支持。”

    “这个……那就多谢大师了。”

    这个和尚并非一百单八将之一,但很早就在宋江身边,而且貌似有着极大的势力,对于梁山帮助极大。

    此时和尚这么说,宋江拱拱手道谢,暂时不再考虑招安的事情。

    “报!禀报大当家的,大事不好了!”

    正在这时,忽然冲进来一名小卒,匆忙禀报说道。

    “兖州、徐州、蔡州等多地,受到大量敌人进攻,就快支持不住了!”

    “怎么可能!李光弼现在只有十万兵马,怎么有能力分兵多处!”

    众人脸色大变,吴用更是连忙质问。

    “回禀军师,不光是李家军,还有江南军!”

    “江南军……”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再次脸色一变。

    江南军是指江南道的军队,众所周知,江南道名义上归属大唐,但实际上早已自立。不知何人暗中把持江南道,不但繁荣富足,而且军队已经达到十万之众。

    “怎么会这样……”

    吴用喃喃自语,若是江南军相助李光弼,那这一仗根本不用打了,必败无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