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儒武争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节:像在后院赏花(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本在秦枫进入圣殿护持大阵之前,以及才进圣殿护持大阵时,叫嚣得最厉害的方运,此时竟是像哑巴了一样,一言不发。

    此时此刻,位于稷下学宫的核心的位置。

    一方平台为中心,四周皆是石质蒲团,层层叠叠,如天圆地方铺陈开来。

    这里是当年稷下学宫创始时,诸子百家席地而坐,坐而论道的地方。

    即便岁月轮转,儒道筚路蓝缕到儒君秦晓枫之时大兴,又到武帝屠儒后大衰,此地的蒲团和石台,一直都保存在这里。

    绝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稷下学宫的起源地,更因为是……

    此时端坐在石台最中央,身穿皂白儒服的少年缓缓睁开眼睛。

    “怎么可能,他就算是天赐状元,也不可能完全不受诸圣殿堂的攻击!”

    “圣殿护持大阵里的诸圣殿堂和真正的殿堂完全不同,乃是被儒君移植到稷下学宫进行防护的手段……任何闯入者都会遭到攻击……他怎么可能!”

    “秦枫,你进了圣殿护持大阵,我怎么可能让你全身而退!”

    方运咬紧牙关,眼神挣扎之后,终于从怀里取出了一本书和一把红褐色不知用什么木材制成的戒尺,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自己的面前。

    只见书封之上,端端正正的古体字,正是“春秋”两字。

    孔圣的天选圣路,这是他的证道之书。

    旁边的尺子,正是当年孔圣创办私学时,据说是用来教训昏碌学子的戒尺。

    传说当年孔圣有三千弟子,得到孔圣承认,认可的“受业身通者”就有七十七人。

    这七十七人大多成为了后来的儒道巨擘,甚至是儒君泰斗。

    但不出意外,这些人皆被戒子尺教训过。

    这柄戒尺代表了儒家的至高权威,也代表了最强的权柄。

    方运由坐转跪,双膝向后一步,朝着戒子尺和《春秋书》深深一拜,沉声吟道。

    “弟子方运为稷下学宫第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