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崛起军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一章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战略(上)(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耗巨大,发展思路不明,毫无继承发展可言。

    这些不利的因素在涡扇6发动机研制当中集中的暴露出来,以至于整个过程在保守与追新之间反反复复,加之整体战略不明,导致一路磕磕绊绊,最终在配套机型下马之后,也就不了了之,黯然下马。

    直至90年代,中国也没有逃离战略不明的桎梏,尽管当时已经上马“昆仑”涡扇发动机项目,但依然是对英国“斯贝”涡扇发动机的仿制项目,而且还是为“飞豹”配套的一机一型的结果,即便如此其命运还是一波三折。

    至于为歼—10配套的自主发现型,却因为种种原因无奈下马,最后不得已只能转向购买俄罗斯的al—31f涡扇发动机,直到21世纪10年代,中国才在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中摸索出一套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战略,而后才丢掉仿制的拐棍,真正的具备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

    正因为知道中国这一路磕磕绊绊的发展历程,柏毅没有被总后首长的一番铿锵有力的话语搞得激昂澎湃,反而是皱了皱眉头,轻声的问了句:“那……下个型号怎么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