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沪上的文物贩子(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晃悠淘货时认识的票贩子。先付了300块定金,约好两三个礼拜后在老地方碰头,至少给准备一万斤全国粮票。

    这会沪上会稽路半地下形式的古玩市场里鱼龙混杂,但只要是熟悉的大客户、老顾客,玩黑吃黑的还真不多。

    谈妥粮票的事,姓王的票贩子还介绍张楠认识了个玩古钱币的贩子。

    因为会稽路市场完全就是地摊形式,还老被公安、工商查,三个人就约了在路边一家小吃店里谈。

    来人是个沪上本地人,四十多岁,也姓张,长得瘦瘦小小一点不起眼。

    “老弟大手笔!”听到今年年底会拿五百枚以上的银元来交易,这钱币贩子老张直接竖大拇指。

    “老张,我喜欢龙洋,要好品相,存世量小些的更好出手。老哥你那有没有?”

    张楠不仅买,还要出手:打算到时候把大路货的普通品种袁大头、小头、站洋、坐洋和鹰洋什么杂七杂八的全处理了,只留下好品相龙洋和各种稀有品种。

    都是行里人,不用多废话。“有,不少,就是价格稍微高些。老弟你说今天有事,我现在给你拿过来,大概半小时来得及吗?”

    “来得及,过会还在这里碰头,我先去逛逛。”边吃边谈饭都吃完了,先去晃荡一圈。

    这地方重生后每次来沪上出差或等车,只要时间来得及都会来转转淘货,几趟下来熟悉得很。不过前世到上海可不逛这里,因为到了1988年,会稽路的摊贩就被强制性搬迁到“浏河路旧工艺品市场”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