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百一十二章 十五块钱的乾隆官窑(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包,而且他也不在乎那些文物贩子的态度:他今天一副有钱人的打扮,就是要给这里的摊主看,把那些原本不肯拿出来的东西都掏出来。

    至于价钱,那就呵呵了…

    “老板,你这几个碗怎么卖?”

    乾隆矾红五蝠五桃小碗,底“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官窑款,使用痕迹几乎看不出来。张楠看着有9个,等一溜都看完了,应该是一套的货色。

    “老板,这可是大开门的乾隆官窑款,一起走30一只,一共270。”

    摊主说得贼溜。

    张楠笑了笑:“老板,咱可不是棒槌,这样单个的最多10块钱一只,难得有9只,我出100块。”

    张楠这也是在瞎蒙:90年代中后期那会,他听说过潘家园鬼市刚开卖旧货古董时,一只乾隆官窑小汤碗也就十块钱,就闭着眼睛瞎还价。

    一听张楠还价,老板急忙道:“这可不行,这位老板,两年前咱这10块钱买个乾隆青花碗还有可能,这会怎么着也不够!”

    10块钱倒真不够了,两人一番讨价还价,一共140块钱成交,单只15块多些。

    这碗二十几年后大概五六万一只的样子,9个也算成套,会更高些。

    不过买它不是为了钱,是淘宝捡漏的乐趣:15块的乾隆官窑,不买是傻蛋!

    拿回家自个当饭碗也好呀!

    嘉庆年时,按照旨意,将宫廷库房里积压的官窑日用瓷器卖出来好几批,一次就是几十万件,这会京城鬼市里能随便撞上也不奇怪了。

    9个碗就用捆扎普通盘碗的稻草绳和报纸捆扎,弄好了长长一串,方便拎着走——张楠都怀疑这摊主是不是以前就是在供销社里卖瓷器的伙计,这动作那是一个麻利!

    别看包装简陋至极,但只要不狠撞,还挺保险。

    生意达成一项,那老板估计能挣一笔,继续推销自己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