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三章 没仿品的宣统官窑(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家公司聚集了当时清朝一批杰出的制瓷人员,而且开始试用机器制瓷和煤窑烧瓷,应该说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瓷方法,生产出不少精品瓷器。”

    说着,张楠脱了防寒的鹿皮手套,轻轻敲了下碗沿,发出的声音很清脆,“宣统官窑瓷胎坚硬,瓷化程度非常高!

    就是这种金属声。

    而且宣统官窑釉面火光十足,釉表面不见气泡点,洁白透亮、釉层很薄。

    不过虽然薄,但施釉均匀,与现代釉汁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在光绪后期,景德镇御窑厂到了一些曾在日ben留学、专攻窑业的人才。

    他们用化学方法将釉汁中的微量铁元素清除干净,使官窑釉汁达到了洁白的程度。

    如果把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同类品种的瓷器放一起做比较,宣统瓷胎最薄,其次是光绪,最后是同治。

    加上距今不到80年,如今有些人见到宣统官窑都还会以为是后世仿制品,其实民国那会还达不到宣统官窑的水准,也没有必要去仿制宣统瓷,解放后也没听说仿制宣统官窑瓷器的。

    当然,将来就不好说了。”

    “楠哥,你的意思是这宣统官窑比同治光绪那会技术要高?”

    “也可以这么认为,不去计较机器和手工的问题,这技术是改进了的。

    而且画工非常棒,因为瓷业公司把全国最好的一批瓷器画师都搜罗到了一起。

    而且宣统官窑数量较少,不说粉彩,青花也一样,倒是宣统的素白官窑瓷还多些,整得要投降一样。”

    说完,张楠把大碗交给林明包起来,想了想才小声道:“东西稀少,有就不要放过,不过升值前景不可能比得上前三清。”(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