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五章 铲雪铲掉个县委书记(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了话筒。

    经验丰富、速度一流!

    不过这两位压根就没接触过外国富豪、名人的保镖,意想不到的麻烦来了:美国保镖不仅仅要保证雇主的人身安全,其实更多的是防止隐私泄露!

    防火、防盗、防记者,这都已经是刻入托马斯、保罗等人骨子里的意识:一看这摄像机都扛起来了,那还得了!

    一群人立刻围了上去:这手里还拿着铁锹和大扫帚呢!

    不是要打人:用顺手了,再说也没地方放呀。

    “不许拍摄!”

    态度严厉,表情严肃加蛮横!

    职业习惯一上来,都忘了这是在华夏了。

    可托马斯的话明显是鸡对鸭讲,两边语言不通!

    两位摄像记者一看这情况,立马有点手足无措:记者在华夏可是无冕之王,而且这趟明显就是来报道好人好事的——这是什么情况?!

    人家手里还拿着家伙事呢,怎么办?

    其中领头的还算机灵,看到远处的张楠,连忙喊人。

    老板?先生?

    算了,还是叫同志比较顺口。

    张楠一看这情况就知道问题出在哪:目前华夏各地电视台的摄像机一出,看热闹的人都不少,哪会不让拍?

    “可能有点误会,我去看看,你们先别过来。”

    交代了妮可两句,这才往前走。

    这时看到宣传部的部长也带着人来了——这人张楠见过,叫孙红文,原来是乡镇书记,去年底才调上来,原本是项主任的老部下。

    “托马斯,这是个误会。两位,先别拍,我和你们孙部长先聊聊。”

    给那两个摄像师解了围,和赶到的孙部长聊了起来。

    孙部长早就知道这段时间会有美国客人来,而且非常重要,但具体情况不了解,这会明白来人还真不简单:保镖他还是认得出来的。

    一番交谈,张楠想了想道:“这样,孙部长,这事报道倒是无所谓,但不要和任何其他事结合,就当是一帮美国来的游客就行,这是我的要求。

    还有,不要出现任何美国和我这边的公司名、职务这些,我和两位客人也不会出现在镜头里,你说怎么样?”

    “当然没问题,张先生,这政治因素我们一定会仔细考虑的。”

    这时连外事办的奠波主任也来了,还带来了县里其他领导的问候。

    一件小事,稀里糊涂成了县里树立好形象的一件大事:旅游来的,那就旅游吧——孙部长这会脑子里立刻开始盘算县里哪些景点能推荐安排一下,在这事上做点文章。

    就拍了些保镖们甩开膀子大干的镜头,还有些照片,至于张楠和两个女人压根没出现。

    这边干完还不到中午,张楠就带着人去庄臣公司参观——怎么着也要让妮可同珍妮看看自己在老家的产业。

    而另一边,在县府里,一场因为意见不合的争吵开始了:新来的县委书记罗剑雨想把这件事的文章做大点,以加点自己的政绩筹码。

    而另一边接到孙部长通知的人大项主任,联合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刘伟等几名常委,直接向县委书记开炮,坚决要求不得有一丝扩大化!

    好端端的一条新闻,就被这外来派和本地派的争执给暂时搁置下来。

    最终两边不欢而散!

    下班前项书记一个电话打给堂弟,结果堂弟就说了句:“不知死活!”

    这话当然不是说本家大哥,而是说那姓罗的书记。

    这家伙来了剡县后,庄臣公司也算给这家伙面子,县里要搞什么建设都会支持,但这次这姓罗的踩过线了。

    第二天一早,剡县的整官场都在传一件事:县委书记昨天晚上半夜被省里给直接带走了,而且还爆出去年收受新联乡花木公司贿赂的事。

    “便宜这家伙了!”

    张楠之前压根就不关心剡县书记是谁,但昨晚晚餐的时候,听姐夫说起了这个人,这才想起这么号人。

    为什么算是便宜了那家伙?

    因为记忆中那姓罗的在剡县也就当了两年不到的书记:因为这人收受贿赂的事被县检察院在查其它案件时给查到了,这人还利用职权干预县检察机关办案,后来还打击报复这起案件的有关办案人员。

    而且官风跋扈,县领导班子因为这人内耗严重,这小子一届都没当满就被上级调到地区里的一个闲职。

    不过这姓罗的后来竟然还咸鱼翻身去了省里,成了厅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