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五十一章 盘上一条鱼(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占了一大半。

    华夏国内博物馆和考古发现的还没华夏国外多,一是当初元青花和华夏传统思想、审美观有出入的原因,第二就是这玩意原本就是被拿来出口的。”

    这就有点像清代的广瓷,精品主要靠国外回流,国内原本有的那些就是属于“出口转内销”的玩意,那么艳丽的色彩和图案在当时就不讨大部分华夏人的喜欢。

    小妮子听了个似懂非懂,注意力又集中到了盘子上,然后发现盘子中间那条鱼没见过。

    “这是条什么鱼?”

    “鳊鱼,不过在美国,兰迪他们会把它叫亚洲鲤鱼。”

    亚洲鲤鱼的事小查莉知道:美国人几乎是把从亚洲来的一切淡水鱼都叫亚洲鲤鱼,除了黑鱼之外。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盘子,就是因为那条鱼!

    盘子内的鱼藻纹是元青花瓷器的重要纹饰,通常鱼藻纹的元青花瓷器是绘制四条或两条鱼,而一条鱼者也多为鳜鱼,而这件盘心独绘单条的鳊鱼,看着就很特别了。

    这时关兴权突然笑着道:“在那家店里就老感觉这是个华夏的盘子,原来都是因为这条武昌鱼!”

    超级战士观察力惊人,但这次关兴权发现自己刚才显然出现了观察和判断漏洞!

    武昌鱼耶,土耳其有个毛的武昌鱼!

    张楠一听关老大的话,道:“关哥,这是条鳊鱼好不,就算它真是条武昌鱼、武昌鱼也能算鳊鱼的一种,但在元代的时候它还是条鳊鱼。”

    张楠的话说的有点别扭,轮到关兴权问为什么了。

    “ 50年代有30多位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人员,在鄂州梁子湖里发现有一种鳊鱼是以往文献中没有的,就把它命名为团头鲂,俗称武昌鱼。

    别问我两种鱼有什么不同,我是分不出来。

    30年前才有武昌鱼,所以……”

    张楠指了指盘子中,“这就条鳊鱼。”

    关老大一听,懒得理人,酷酷的拿上小妮子送他的一顶西班牙草帽,走到船尾得瑟去了。

    “好吃吗?”

    小吃货的想法更多。

    “嗯,味道一流。不过你想吃得先学会用筷子。”

    “为什么?”

    小妮子不解,十万个为什么。

    “刺多,用刀叉能把你逼疯!”

    西方人为啥不吃除了些肉食性的鱼类之外的淡水鱼?

    什么水质污染的论调其实是偏面的,张楠个人感觉就是因为鱼刺。

    用刀叉吃鲤鱼、鲫鱼都是种灾难,更不用说对付鱼刺超级多的鳊鱼!

    不过突然想到点搞不明白的事:西方人好像吃沙丁鱼,那玩意刺超级多、鱼刺比淡水鳊鱼还多!

    他们怎么搞定的?

    小妮子怕鱼刺,顿时对鳊鱼无爱。

    “送你点东西,很配你这身行头。”

    想到要奖点什么给小妮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