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九十章 管它个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能更高,因为在一幢楼里上班的可能就有上万人。

    1000吨当量核弹的威力张楠知道,500吨是减半?

    没那么简单!

    去年6月的某一天,在苏联乌法附近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正好两列火车交汇,当时距离铁路线1300米的一条输气管道发生爆炸,原因是天然气管道泄漏:天然气管道的工作人员尽管已经从气压计上看出问题,但懒得去检查管道,只是把气压计调了调而已。

    然后,一声巨响!

    那次爆炸的爆炸当量估计为250-300吨t-nt,有可能是地形什么的原因,让很大一部分爆炸能量产生的冲击波对着铁路,结果导致两列火车上一共575人死亡,超过800人受伤!

    更可惜的是:那两列火车是儿童专列,一趟是运载前往黑海沿岸地区参加夏令营的孩子,另一趟上的孩子们刚从夏令营返程。

    有人传说那次爆炸事故的能量相当于上万吨t-nt,那些人压根不去考虑泄漏了的、加管道里的天然气一共有多少。

    那些天然气就算一股脑儿暴露空气中、爆轰能产生的能量才多少。

    这是道物理加化学题,很复杂,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那点天然气真能产生上万吨tn-t爆炸的能量,这会世界上的任何猛炸-药、云爆弹、温压弹什么的都可以淘汰了,各国军队用天然气钢瓶就能包打天下!

    乌法大爆炸最多也就产生了相当于三百来吨tn-t爆炸的能量,13公里外都是灭顶之灾!

    在曼哈顿就算因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世界,直线毁灭性的杀伤距离到不了乌法事故那么远,但那些摩天大楼吸收爆炸能量的能力比乌法铁路附近的旷野好得多。

    人挨子弹吸收能量好的结果就是内脏稀烂,建筑物吸收能量好……

    1990年,对核弹爆炸效果而言,再没有其它任何地方比得上曼哈顿的钢铁丛林这样的有利地形。

    人多、吸能!

    找张地图,以帝国大厦为中心,拿个圆规画上个半径一公里的圆圈…

    喔!

    会发现大半个曼哈顿中城区都被这个圈圈包括在内,这里可是整个曼哈顿岛最拥挤、最繁华的区域,也是世界上摩天大楼密度最高的地区。

    除了密密麻麻,就是高耸入云!

    洛克菲勒中心的十多幢摩天大楼正好距离帝国大厦一公里的样子,这是圆圈的北端,两者中间的那些街道几乎都是阳光晒不到的地方。

    房子太高,太密了!

    虽然曼哈顿中城的实际大小没有个定论,但无论这块区域范围怎么划分,在以帝国大厦为中心的半径一公里区域内,毫无疑问就是全美国最繁忙的商业区。

    纽约市内大多数的摩天大楼、高级饭店及豪宅都位于中城区,有超过300万人在中城区的办公室、酒店和大型零售企业、商场、奢侈品店工作。

    这里几乎控制着美国的经济命脉,说它影响着全世界经济也是实至名归。

    如果一枚500吨级的核弹在帝国大厦内部爆炸,最好是在低一点的楼层,这半径一公里内150万人总是有的,就算无数的摩天大楼挡住了冲击波(那些大楼惨了,爆炸的能量被最大化的利用、吸收),但扩散的核污染呢?

    妮可能狠嚣张的说:就算她把核弹在自己办公室里交给中情局的特工,也没人赶碰她一根汗毛,就是因为你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枚!

    纽约发展了这么多年,只要拿的进来,要藏几枚核弹的地方不要太多!

    就算全城、全民发动大搜查都没用,单单中心区域废弃的地下管道都不知道有多少,市政的档案部门都搞不明白,随便就能藏。

    就算美国总统疯了,他也不敢去和一个能搞到核弹、把核弹藏在纽约的家族过不去。

    美国承受不起在曼哈顿种蘑菇,就算这枚蘑菇很小,才500吨级。

    再说了,华府那边,南草坪的围栏距离白宫的距离才多远?

    不过妮可就算再狠,脑子还是清楚的:等哪天五个手提箱和那十枚炮弹都到货,东西就没必要放在纽约了。

    她和托马斯他们终究是美国人,而且还住在长岛。

    自个的核弹炸不了长岛的庄园和托马斯等人的别墅,核污染在呢?

    把核弹放在帝国大厦,不过是最坏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而已。

    妮可的建议狠极端,张楠对此摇摇头,道:“帝国大厦不合适,我不能让老婆办公室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