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升职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一脸正气钱书办(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章 一脸正气钱书办

    别人别说是多报一岁,就是多报一天都是千难万难,但是马立年开口,就是多报十岁别人也不敢质疑:“十四岁便在家替我们吏房处理文书案卷,勤勉可靠,现在主动提出到皂班历练一番,这履历怎么样?”

    柳鹏当即答道:“都依经承老爷,经承老爷怎么说都是对的!”

    “嗯,你主动提出到皂班历练,先暂时委屈你做个白役,等过些日子,满了十八岁,我就想办法提你做副役!”

    公家有公家的规矩,柳随云若是一下去直接担任副役,吃相太难看,所以要在白役的位置上过渡一段时间,柳鹏当即说道:“到时候还请经承老爷多多方便!”

    他知道这事急不来,越急反而越容易生出祸事来:“一切都仰仗经承老爷了,马伯伯想有什么不方便的,知会我一声便是!”

    柳鹏下一句就流露出杀意来:“到时候自然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说得真好!说得真好!”马经承答道:“我就连夜帮你把事情办了!”

    虽然是马经承的私宅,但事实上也是一座衙门,不但备有纸笔,而且吏房的印章、文书一应俱全,马立年撕开私藏的履历文书直接就张罗开了。

    柳鹏倒是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怎么用同一只手写出完全不同的五种笔迹,怎么样将文书做旧,马经承甚至私刻了一枚前任郑知县的私印,毫无顾忌地就盖了上去。

    “县尊老爷若是问起来,你就是说前任郑知县特批的,现在文书俱全,他还能跑去郑知县面前追问不成?”

    柳鹏不由竖起了大姆指:“高,实在高明!马伯伯实在高明。”

    马立年干瘦的脸上开出花来:“不过是小小手段而已,不值一谈,不值一谈……”

    说话间,马立年又找出一堆私藏的印章,有公印,也有私章,有吏房自己的印章,甚至还有不属于吏房的公私印章,都一一盖了下去。

    正所谓“吏滑如油”,不外如是,前任郑知县早已远调湖广,离山东足足有好几千里地,临走前提个人、用个人自然是人之常情,刘知县难道会因为柳鹏这么一个小卒子亲自跑去湖广追问郑知县细节。

    第二天晨会的时候,马立年特意在刘知县提了一句:“我们吏房的小柳一起想到下面去好好历练一下长长见识,现在皂班白斯文那位置正好开缺,不如让他下去长长见识。”

    黄县衙门内外近千号做公的,刘知县当然不可能全部认识,他仔细想了想,对这个叫“小柳”的小文员毫无印象,因为这事实在无关轻重,只是衙门内部调动,他当即答应下来:“皂班那边没意见就行!”

    刘知县却根本不知道,向来只有三班皂隶绞尽脑汁想挤进六房,哪有六房的文员主动下调到皂班,因此就省掉了一道最麻烦的程序。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衙门进人,哪怕是白役,都得他最终点头签字画押。

    而经过一番运作,柳鹏不再是一位公门新丁,而是一位在吏房历练了整整三年的老文员,现在要到皂班积累一下经历。

    当然大家都是老公门,知根知底,柳鹏到底是什么底细,大家都心里有数,但是现在柳鹏带来的阵容实在太华丽,谁敢多说一个字?

    不但有陈班头陪着柳康杰亲自上门来办柳鹏的调动,而且马经承也派了一个吏房的书吏过来帮忙,他亲口证明,柳鹏的调动是县尊老爷亲口同意的,谁敢反对就是对县尊老爷不敬,更不要说一旁还有白斯文这老公门在给他打下手。

    过去口口声声叫“小柳”、“小柳的”,现在都改称“阿柳”、“阿鹏”,甚至还有人轻声叫了一声“鹏哥”,大家都给足了陈班头与马经承面子。

    事情办得顺利,只是流程比柳鹏想象中还要繁琐一些,不但县丞、主薄、典史几位老爷那边都要认个脸,吏房、兵房、礼房、户房、刑房、工房甚至是架阁库、承发房都走上几圈。

    光是在刑房,就得李书办审核,刘书办核准,最后丁经承签字后再得找常书办盖章,最后流程明明走到了兵房,又得细节回刑房盖上两个大印。

    两天下来,柳鹏觉得自己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有陈班头与马经承帮忙开道尚此如此,普通人肯定是处处碰壁,自己倒是把大明朝的衙门想得太简单。

    今天开始跑户房了,前面两个书办都是自家人,明明知道柳鹏的履历文书是需要挑对的,但都是笑脸相对,该签字就签字,该画押就画押,只是询问柳家既然有这样的喜事,什么时候上门讨一杯烧酒喝。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