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点这有红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三章 就用这篇了【第一更】(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刚开始听到电话的时候,周正其还只是略微惊喜,对于这篇文章的质量也只是将信将疑。

    真有电话那头说的那么好么?

    这个时代,真有鲁迅一样的文人风骨么?

    周正其还真有点不相信。

    可是,当他打开邮箱看到这篇叫做《秋夜》的文章时,整个人就已经被震撼到了。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并不是鲁迅先生的文,绝对是能够以假乱真,让人以为是鲁迅先生未曾被人发现过的篇章。

    “真有这样的文章?什么杂志社的稿子啊?”

    张教授其实也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这半个月来,他已经失望太多次了。

    时代变了!

    文人也变了!

    全特么都跑去写网络小说赚钱了!

    其他的什么散文、诗歌,还有几个在认真坚持写呢?

    就算有,那也早就饿死了。

    “张老,是《青春文摘》那边送过来的稿子。”

    周正其很恭敬地说道。

    不过,他这么一说,顿时整个办公室内的出卷老师和专家们就有些不服气了。

    “周秘书长,你这可就有些说笑了。《青春文摘》是什么出版社,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成天连载的都是一些少男少女的小心事小秘密小故事那种,哪里可能出现这么有深度的稿子?”

    “就是呀!周秘书长,我还曾经在《青春文摘》当过一段时间的责任编辑,社长也说了,整个杂志社刊登的稿件以青春气息为主。主张的是那些青春活泼的文章,富有想象力的文字,这和鲁迅先生的风格,是完全格格不入的呀!”

    “恐怕是滥竽充数吧!张老,不看也罢!我觉得还是,换一种类型的文章当阅读题吧!”

    ……

    文人相轻,这些被这个任务折磨了大半个月的老师们,可不相信一个专门刊登青春文学的杂志社,会有如此深度的文章?

    其实,张教授也和这大部分的老师们是一样的看法,毕竟一个杂志社的属性,就确定了有什么样的作者给他们投稿。

    可是,当张教授很随意地朝着手机屏幕上的文字看去时,几秒钟过后,却是瞪大了眼睛,所有的神情和目光全都被铿锵有力的文字给吸引住了。

    “这是……这明明就是鲁迅先生写过的文章呀!”

    看到这一篇文字,上面所透露出来的思想,所暗讽的社会现象,要激发的精神,每一分都是妥妥的鲁迅风格呀!

    可是,张教授却绞尽脑汁都想不起来,这到底是鲁迅写的哪一篇文章。

    所以,毫无疑问,结论便是,这是一篇完完全全模仿鲁迅风格,达到了神似形似双重水平的文章。

    “好!真的是太好了!真没想到,这年头竟然还真的有作者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不用讨论了,我决定了,这一次闽省语文卷的高考最后一篇阅读题,就用这篇了。”

    张教授那叫一个喜笑颜开啊!甚至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他今年将近七十岁了,人近七十古来稀,他的父亲曾经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他自己更是从小从父亲的口中听闻了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事迹。

    所以这一次,能够找到这样一篇文章,可以说是寄托了他这大半辈子的鲁迅情怀了。

    “什么?张老的要求那么高,可他只看了几眼这篇文章,就如此笃定要用了?”

    “天呐!难不成,真的是鲁迅再世写的文章么?”

    “究竟是怎么样的文章,能够让周秘书长和张老如此重视和喜爱啊?”

    ……

    可以说,其他的老师和专家听到张老的决定之后,都惊呆了。

    这个结果,让他们有些始料未及,不过很快,周秘书长让人将文章打印了下来,给所有的出卷老师传阅参考后,大家才不得不彻底服气了。

    “如果不说的话,我还真以为是鲁迅先生的遗作呢!”

    “我大学论文写的就是鲁迅先生的散文研究,这篇文章绝对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拥有和鲁迅先生相同的文笔和风格。”

    ……

    鲁迅的文章,向来是辛辣讽刺,有时候更多的却又是晦涩难懂,常常以一些事件一些景物描写,从侧面来暗讽尖锐的现实问题。

    这其实就导致,许多同学在学生生涯的时候,最恨的就是鲁迅先生难懂的文章,可一旦步入社会之后,却往往都会回过头来感慨鲁迅先生说的话都是对的,哪怕过去了一百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