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道朝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八章惊梦(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何霑再也没有参加过朝会。

    只有最亲近的下属,才能发现何公公有些异常。

    最近这段时间,他经常看着灰暗天空里的某个点,一走神便是半天。

    偶尔他会去某座偏僻的冷宫,在那些狭窄的夹道里,来来回回地走着。

    有时候他会走进某个早就无人居住的小院,取出一张竹椅躺下,手里轻轻挥着圆扇。

    现在已经是初秋天气。

    从秋天躺到冬天再到春天,时间就这样缓慢而无趣的流动,何霑厌倦之余,忽然找到了某种熟悉的感觉。

    有很多事情他正在渐渐忘记,有很多事情却又再次从海里泛起。

    他感觉好像在哪里有过类似的日子,好像是在某个寺庙里,然后他忽然非常想吃一盘爆炒的红菜苔。

    御花园坡上的那棵小栗树早就已经长大,那根折断的树枝留下的疤已经变得很坚硬,更加清晰。

    他经常站在那棵栗树下,右手下意识里摸着那处疤痕,看着远方,不知道在想什么。

    某天他忽然想起来了那片海,海上的那艘船,船上有位曾经的朋友,还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

    银发老人溘然长逝之前,似乎说了一句话,但当时海浪的声音太大,他太过悲伤与愤怒,没有听清楚。

    那句话究竟是什么呢?

    何霑想了很长时间,某天终于想了起来。

    小舟从此逝。

    ……

    ……

    何公公忽然消失了。

    缉事厂再次被搬空,那只镶着金边的马桶也随之不见。

    很多缉事厂的官员与密探,缇骑的统领与军士也同时失踪。

    没有谁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没有任何线索,各州郡里也没有那些人的踪影。

    这件事情震惊了整个赵国,继而震惊了整个天下。

    在紧急召开的大朝会上,满朝文武没有人能说得出话来,此事太过离奇,毫无道理。

    有些官员甚至在想,难道是缉事厂惹出太多天怒人怨,结果遭了天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么多人同时消失,你们居然一点东西都查不到!”

    太后愤怒地掀开珠帘,站在那些官员们身前,骂道:“难道哀家就指望你们这些废物治国!”

    何霑消失,按道理来说她应该感到轻松,生出无穷喜悦,但不知道为什么,她却是惊怒交加。

    尤其是夜深的时候,她想着何霑的离去,更是感到孤清至极。

    过了些天,终于查到了些线索,当朝大学士连夜入宫,跪在元宫榻前,向太后低声汇报所得。

    整个赵国都知道,在浩瀚平湖的深处盘踞着一股极凶悍的水匪,哪怕朝廷的水师清剿过多次,也没能伤得对方分毫,反而送了不少船只过去。

    就在何霑带着缉事厂众人消失之后不久,那股水匪忽然出了平湖,百余艘大船经由水道驶入齐国,然后直入东海,消失无踪。

    现在想来,何霑与他的那些下属们当时就应该在那只船队上。

    这件事情听着简单,其实不然,何霑不止瞒了朝野多年,更关键的是还完美地利用了赵国与齐国多年修治的水道系统。

    更何况那些大船明显用的是齐国方面的技术。

    要办成这件事,何霑不知道筹划了多少年时间,为之付出了多少精力。

    太后的脸色瞬间苍白,转身看着榻上沉睡的小孩子,沉默了很长时间。

    难道你一直都想着离开?还是说这只是你准备的后路,那天夜里对哀家太过失望才用了。

    ……

    ……

    那个权倾朝野数十年的大太监走了。

    对赵国人来说,就像是都城里的皇宫忽然消失了一般。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强烈的恐慌,朝野一片死寂。

    流言渐渐传开,确认何公公确实已经离开,而不是如往年那样站在阴影里看着世间、随时可能回来呼风唤雨后,整个国家陷入茫然、空虚的精神状态里。

    无数奏章与民间的请愿书如雪花般被送入皇宫,请求朝廷尽快派出大军寻找何公公。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奏章与请愿书变得越来越少,直至没有。

    直到盛夏时节,所有人都发现何公公可能确实不会回来了,情势再次为之一变。

    无数奏章与民间的请愿书再次如雪花一般送入宫中,只不过这次的内容已经完全不一样。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