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宇宙的边缘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 暗物质?(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子,其引力效应比已知的粒子引力效应大,那么宇宙就进化不成现在的样子。

    科学家便把这一未知的粒子称为--暗物质。

    暗物质既不发射光子,也不吸收或散射光子,甚至不参与电磁作用。科学界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感收它的存在。

    根据科学测算,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质存在,这个比例或许高达95%,也就是说,我们能够看见观测到的物质,包括所有的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5%,剩下的物质由于我们无法观测到,便都一直以“隐形”的形式存在于这个浩瀚的宇宙之中。

    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暗物质,科学界猜想或许有如下3种可能:

    1、暗物质是宇宙中过于黑暗,所以难以观察的天体,如黑洞,棕矮星等。

    2、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错了或者很不完善,漏掉了组成物质95%的一种粒子。

    3、引力在宇宙中大尺度下运作方式和我们目前科学界的理解不一样。

    事实上,在21世纪的时候,第一种可能已被基本否定了。黑暗天体虽然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引力透镜间接感知它的存在。

    如果证实是第二种情况,科学界就有机会对标准模型做出重大改进,这对粒子物理和量子物理的发展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就意味着我们对引力的认识是不对的。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错了。这对物理学的影响甚至会大过第二种情况。

    可以说,暗物质的发现将是现代科学的一次重大突破机会。

    在21世纪初二三十年代,众多科学家尝试模拟宇宙大爆炸,在极深的地底排除宇宙射线的干扰下,进行着各种加速器和非加速器实验来探测暗物质粒子与普通物质粒子碰撞发出的信号,或者在宇宙空间里间接探测的方式来寻找发现暗物质,但是一直都没有获得最直接的证据。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