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看法,“也许我们不应该过于绝对地认为液态水和氧气才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这种观点已经成为了我们思想上的桎梏。”
在近百年的外星文明或外星生命搜索过程中,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不应该怀有“碳沙文主义(carbonchauvinism)”的想法。
我们不应该顽固地认为宇宙间的其他生命形式,必须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由生化构建模块组成,主观忽视了其他的可能性,并以此来制定搜索计划。
“你的想法很大胆。”杜鲁尼克讶异地看着原晧宸继续说,“其实我也看过一些相关的资料。”
“楷写那些资料的科学家推测了一种基于甲烷的生命体,或“甲烷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该生命形式可以吸收氢气,乙炔和乙烷并产生甲烷而不是二氧化碳。如果基于这种假设,即使是极为寒冷的地方,比如环绕土星运行的泰坦星(土卫六)也有可能成为生命宜居地带。”
和地球一样,泰坦星的大气层成分主要是氮气,但其中混杂着甲烷。泰坦星也是太阳系中除地球以外唯一拥有大量液体的地方——液态乙烷甲烷混合而成的湖泊河流。
液体向来被科学家认为是有机生命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必需品,只是科学界一直对水高度关注,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实际上这种分子作用在液态乙烷和甲烷中也是可行的。
“一种可以正常生活在零下100~200摄氏度的生命体,而他们的身体和血管里(如果有的话)流动的不是水,而是液态乙烷或甲烷!”
原晧宸想到这一点也觉得颇为不可思议,但是也十分认同其中的可能性。
“与泰坦星(土卫六)相反的情况是,宇宙中也完全有可能存在一种生活于极高温度环境中的生命体。”
原晧宸立刻就从了另一个角度展开了想象。
“那个星球上拥有极高的温度环境,有机体可能是由硅铝合成的。那里的智慧生命将徜徉于由气态硫(相当于我们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