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宇宙的边缘世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3章 意外出现的讯号(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就是说人类无法在夜空中看到任何一颗红矮星。即使换做先进的望远镜,我们也只能观测到临近的红矮星。例如,比邻星等。

    因为红矮星在陨灭之前的燃料消耗极为缓慢(注解1),使得它们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1~10万亿年之久。

    相比宇宙一百多亿年的生命,目前还没有任何红矮星成长到老年时期,宇宙中现存的上万亿颗红矮星们都还只是一群小宝宝。

    在这个红矮星系中,远征军舰队观测到了两颗岩质星球,但都不是算宜居星球,至少无法诞生出人类这样类型的生命体。

    这两颗岩质星球一颗离红矮星很近,另一颗则相对较远些。

    由于红矮星燃烧的温度比较低,行星只有非常接近红矮星的时候,才能获得足够的热量。

    该星系中的一颗岩质行星距离红矮星就足够近,但是在这样的距离下,却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并导致严重的后果。

    首先,该行星将无法自转。太过于靠近红矮星,红矮星的引力会搅动行星内部的熔岩,最终令行星停止转动,这一过程叫做潮汐摩擦力。这将导致行星只有一面永远面对着红矮星,另一面则永远是黑夜,没有昼夜之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窟,这样的极端环境会使生命演化变得更加困难。

    其次,靠近恒星还会受到强大的恒星风的摧残,虽然红矮星平时光度较低,但依旧会产生恒星风。如此靠近红矮星的行星很难在这样近的距离抵御恒星风的攻击,生命将因此受到无情的杀戮。而且,即使行星中原本存在液态水,也会逐渐损失殆尽。

    但是,世事并非一尘不变的,原晧宸对于红矮星诞生生命的模型就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即使行星被红矮星潮汐锁定,也并不能完全阻止生命的诞生。如果行星上有足够巨大的海洋,也许能均衡恒星赋予的热量,在海洋被彻底蒸发之前带来一定程度的稳定。如果该行星拥有浓厚的大气,或者深海保护层,那么就可以阻挡红矮星发出的强紫外辐射。事实上,拥有极端轨道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