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0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立青反问道。

    “当然。”

    “这次乡试不考也罢,你看看郑延平在南京开乡试,少司马又欲在江西开乡试,还有朱经略于江北招贤,你看看他们三人,虽然看似个个公忠为国,可是却又是各怀心思,这样一来又岂是能成大事?若是长此以往这般同床异梦的话,这大明的天下,早晚有一天非得给他们葬送了不可。”

    一提及现在江南郑成功、张煌言、朱明忠三足鼎立的形势,朱立青便是一副气呼呼的模样。通过报纸,他能够看到很多新闻,而那些新闻中的内容是她过去无法得知的一些官场上的消息。而正是这些消息让他对未来,反倒没有什么信心了。因为他看到了内讧的可能看到了那三位之间的矛盾,以及同床异梦的现实。

    “我知道,你是觉得的他们是同床异梦,早晚会闹起内哄吧。”

    这并不是什么新闻,可以说,大家都知道郑成功,张煌言,朱明忠他们三位虽然是大名的中流砥柱。但是却也是各有心思。

    “当年大明掌握江南的时候,若是没有众人各怀鬼胎,江南又岂会那么快就被清虏占据。”

    李立青阵阵有词的说道。这同样也是各地士子的一种看法。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局势非常微妙。尽管大明中兴的势头,看是正是锐不可挡,但自身潜在的问题却又是无法回避的。

    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也许有一天,这三位领兵数10万的大将,也许会发生内讧。到时候在大明可就全完了。当然,这只是极少一些人的看法,大多数人反倒是更为乐观一些。

    “那你也得体谅现在的局势,毕竟朝廷远在西南,和东南这边的联络已经被切断多年。他们也就只能像现在这样自行其是,这样的三足鼎立在我看来,反倒是好事,若是一家独大,那才是坏事哩。”

    赵恩无奈地说。三足鼎立,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至少可以让三方都有所顾忌。从而才不至于发生内讧,进而让他们的目标都放在了反清大业上。

    说话间,林百川走了过来,听着他们的话语人,便于一旁附和道。

    “可不是,一家独大,才是坏事,现在虽说是三足鼎立,可郑王爷、少司马、朱经略都是一心为国的忠臣,自然不会自相残杀,互相折台,如此,你还担心什么形势,你该不会是想等将来局势稳定了,再考功名吧!莫非心里头还念叨着北边的功名容易考?想要卖身相投不成?”

    林百川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满清的功名更容易考,而且他也知道李立青因为父兄被杀,对李子渊甚至少司马多少埋怨,自然那言语中也就不怎么客气了,这些时日,通过在报纸上看到的文章,林百川深信一个道理“汉奸人人得而诛之”,或许当初首城的时候,那些守城的民壮,不是心甘情愿上的城墙。但是他们确实是心甘情愿帮助清军守城。所以即便是他们被杀了也没有什么好冤枉的,毕竟他们也杀了不知多少大明的官兵。

    而一直以来,李立青对其父兄因为被大名,官兵斩杀一事怀恨在心的举措,在林百川看来无疑就是等同于为汉奸张目。对于这种好坏不分的行为,他自然是一阵冷嘲热讽。

    “姓林的,你说什么哪!”

    同窗的话让李立青顿时怒形于色说道:

    “你给我听清楚了,我是担心这天下的大好形势会被他们的私心给毁了,别忘了,人皆有私!”

    一句人皆有私。

    让赵恩认真的打量了好友几眼,这确实是句实话,最后他只是笑道。

    “培仁,你定是想多了。”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是他的心底,却想到若非是“人皆有私”,李立青又岂会对李子渊满腹怨言,但愿,但愿他们都能一心为国吧!

    心底这般想着,李立青忍不住朝着朝着远处看去,那神情中,带着一些对未来的担心。他的这种担心,带着对未来时局的担心。或许他因为父兄被杀一事对于一些人心存敌意,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在意大明。

    当然,对于一些人来说,并不能理解他的这种矛盾,其实如果换成其他人,攻克了武昌,也许他会拍手称快,为之祝贺,但是现在,因为家人被李子渊杀害的关系,所以他很难放下个人的偏见,为其取得的胜利而欢呼!

    毕竟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私心。而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就像他的同学,因为他的私心对他的冷嘲热讽一样。

    “可不就是,如果不是人人都有私心,那满清又岂能占得了我大明的天下,当初守城的时候又岂会有那么多百姓乐意为满清效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