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盛京(求支持,求月票)(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极都喜好征虏这些部民,可在满清入关之后,却停止了招抚“生女真”。而在巴海看来,只要能征召这些部民,就可重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昨日盛景,只不过因为时间关系,他只召集了五千人。不过,有这五千人,差不多也就够用了。“等那些明狗来了,非得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不可!”瞧着眼前这些人士气高昂的模样,吴库礼自然不会涨敌人的威风,便笑着说道。

    “正是如此,到时候非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女真满万不可敌!非让他们尝尝我们大清国的厉害!”接下来吴库礼又沉吟道。

    “不过,这盛京,实为我大清的根本,这根本可是不容有失,若是明狗到了,到时候我军还应守城为上!”

    对于吴库礼来说,他并不是像巴海那样信心十足,去年才调至盛京的他,自然知道那忠义军同样是悍勇非常,按照侥幸逃回京师的八旗官兵的说法,那忠义军个个皆是悍不畏死之徒,甚至就连那明狗的淮王,当时还是安抚使的朱明忠,也能挥刀陷阵,将帅尚是如此悍勇,那兵卒自然可想而知,虽说那些山林中的生女真,个个都是悍勇搏熊之人,可让吴库礼感到焦虑的是现在忠义军出现在盛京,大有一副下盛京的样子,若是盛京为忠义军夺占,到时候大清国可就连个退路都没有了,现在盛京已经岌岌可危了,问题是,如果他丢了盛京,大清国丢了满洲,到时候,无路可退的大清国还能怎么办。这个问题他不能不考虑。考虑这个问题,并不仅仅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而是为了上百万旗人的生路。

    “那朝廷这会儿应该得到消息了吧。相信皇上和朝中诸位大人是绝不会坐视盛京被围的。”在众人离开之后,巴海这么一说,吴库礼便摇头说道。

    “皇上和朝中诸位大人当然不会坐视明军围困盛京。可朝廷要从关内调集援军出关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的,况且现在关内的形势摆在那,若是仓促之下,很有可能会让明军给钻了空子,到时候,恐怕就前功尽弃了。想来即便是皇上派援军过来,也会徐徐图之,眼下恐怕还只能靠咱们自己个儿守住盛京,守住满洲了。”吴库礼语重心长的说道,他知道眼下的时局到底是什么模样。

    “巴将军!”接着他看着巴海说道。

    “我知道早前你曾想把黑龙江一带的女真诸位都编入八旗,只是当时朝中诸人心不在东北,但是以后……”

    那时候大家伙的心都在关内,谁又能想到有朝一日这大清国会被汉人再给赶出来,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些生女真自然不怎么热络。但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

    沉吟片刻,吴库礼继续说道。

    “以后是什么时局,谁都不清楚,但吴某人却知道,即使是咱们这次把明军赶出满洲,守住这一亩三分地儿,恐怕也是损失惨重,而且将来肯定要与明狗厮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女真诸部若是能为我所用,可得四万雄兵,有这四万雄兵,再不济保住满洲肯定不成问题,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吴大人这话说到巴某心里了,当年我大清兵丁是何等悍勇,以至于汉人皆言“女真满万不可敌”,可自我大清入关以来,兵丁尽染汉人之柔弱,沉沦于温柔乡之中,早已不复当年悍勇,也就是黑龙江诸部女真尚还有女真之悍勇,若以其为兵,必可重现我大清当年之盛!”

    巴海的这番话,让吴库礼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作为满洲镶白旗人的他,无论如何,都要去考虑大清国的将来。

    “巴将军,既然如此,吴某想求你一件事!”盯着面前的巴海,吴库礼知道,在所有人中,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去招黑龙江诸部,因为他是沙尔虎达的长子。沙尔虎达驻防宁古塔数十年之久,在黑龙江一带更是甚得人心,当初皇上之所以令其承袭父职,正是因为沙尔虎达在黑龙江一带的威望极高,所以,没有谁比巴海更适合去黑龙江。也正因如此,他才想要求巴海去办这件事。

    “吴大人尽管直言!”看着面前的吴库礼,巴海隐约已经猜出了他的打算,如果是没有猜错的话,他应该是想要自己招募更多的生女真。

    “吴某人现在别无长处,这朝廷里的用度……现在你也是知道的,不过这藩库之中尚有银十万两,所以,吴某想把这十万两全拿给巴将军,由巴将军带去黑龙江,然后与招揽黑龙江女真诸部,让其能为我大清国所用,不知巴将军以为如何?”

    盯视着巴海,吴库礼道出了他的想法,而巴海也看着他,他当然知道吴库礼此举是为了大清国的将来,但是,就这么过去,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吴大人,巴某是奉皇命来此!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