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铁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新帝(求支持)(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后轻声说道。

    “鳌公,上书房转来一份从榆林送回来的一份折子,说是蒙古人于草地上遍设人市,将所俘虏人丁尽数发售于汉人为奴为婢……”

    听着他的这番话,面上浮现出一丝怒色的鳌拜,正眼也不瞧遏必隆一眼,硬邦邦地顶了回去,

    “不过只是猖狂一时,待到腾出手来,非便让那些蒙古人死无葬身之地!”

    遏必隆于一旁继续说道。

    “鳌公,你说,若是这个消息传出去,会不会引起旗内动荡,毕竟,被发售的可都是他们的家眷,要不要行知会索中堂一声。”

    他问的这个问题。带着试探的意思。是想试探鳌拜的想法。

    “索中堂年岁已高,我看这事就不一定再需要烦劳他了。”

    鳌拜回过头来看了一眼一本正经的遏必隆,然后说道。

    “况且,现在,咱们出抽不出手来不是,若是惹上朝议,反倒会误事。”

    遏必隆心神领会地点点头答道。

    “确实也是如此,不过,这事早晚总是会传来的,总得想个法子不是?”

    口里说着的时候,遏必隆的眼睛却望着不过处的苏克萨哈,他同样也是辅政大臣。鳌拜同样看了一眼苏克萨哈,目中略带些许轻蔑之色,然后却又点了点头。

    “皇太子驾到!”

    吴良辅亮着嗓门高喊一句,众官员立时低头垂手站好。遏必隆也赶紧回到自己的位置。

    坐在肩舆上的玄烨深吸一口气,尽管有着少年童心,瞧见院内殿前站满了人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就要做皇上了,不能有丝毫孩子气,要慢慢地走,只有如此才能体面!

    于是他特意放慢脚步。索尼作为前导,领着玄烨慢慢穿过甬道。御前侍卫贾卜嘉等人皆是腰悬宝刀,亦步亦趋的跟着。

    贾卜嘉是内廷御前侍卫,一直以来深得顺治常任,这些年更是寸步不离皇上左右,在西狩的路上,风餐露宿时,他也是持刀守于帐外,不曾离开寸步,也正因为他如此忠心耿耿,在顺治去世之前,才会将护卫玄烨的责任交给了他,尽管他不是托孤之臣,但却胜似托孤之臣,他是保护皇上安危的最一道关卡。

    与另外三名心腹亲信一同拱卫着皇上,君臣六人上了殿阶,索尼上前撩袍跪下,其它三位辅政大臣也都跟着长跪在地。作为首辅的索尼高声道。

    “请皇太子入殿成礼!”

    这时廊上廊下,内外的群臣,见他们跪了,也都忙着跪了下去。所谓的成礼,就是成大礼。

    玄烨踏进殿内,这暖阁之中这会已经是素幔白帏,香烟缭绕,显得十分庄重肃穆。中间的牌位上金字闪亮,上书“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之位”,这是众臣给顺治商定的谥号。

    按照索尼预先吩咐的步骤,玄烨朝上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这会早有内侍捧过一樽御酒,玄烨双手擎起朝天一捧,轻酹于灵前,算是礼成了,这会才站起身来。

    看着这个场面,索尼想起先帝在时于他的知遇之恩,如今却已经是人去殿空,从此之后,便是天人两隔了,由不得便是老泪纵横哭出声来。在场的太监、王公贝勒一见举哀,忙抢天呼地齐声嚎啕起来,无论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如此一来这也就算是“奉安”了。

    从这一刻起,皇太子玄烨就算是送别了“大行皇帝”,在灵柩前即位了,现在大清国的皇帝,就是爱新觉罗·玄烨了。吴良辅拂尘一挥,而一旁的赞礼官出班唱仪,百官按照古往今来“鹭行鹤步”的礼仪要求,其实就是模仿仙鹤走路的步法,踮脚抬腿稳步慢走,然后趋前跪拜新皇。即便是他们骨子里再怎么不信任汉人,但是所有的礼节都是按照汉人的礼节进行的,在这样的大礼上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改动,唯恐因此犯了什么忌讳。

    而玄烨这会已经端坐在内侍刚刚抬起来的黄袱龙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从这一瞬间,这刚刚逃至西安的大清国,便归了这九岁的童子来掌管,至于年号还要等到来年的正月才会通行于世。

    已经继位为清朝皇帝的玄烨坐在那里接受了贺礼,他慢慢站起身来,走到四位顾命大臣前面,然后将他们一一扶起。一边扶一边问。

    “你是索尼?”

    “你是苏克萨哈?”

    “你是遏必隆?”

    “你是鳌拜?”

    四人一一顿首称“正是奴才”,其实对于索尼、鳌拜两人,玄烨并不陌生,毕竟当初他正是与他们两位一同一路南下,早有了深厚的君臣之谊。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