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才是那个最得意之人。因为自己的谋划,董贼死了,自己主持着朝政,算是手握大权了。也不用再提心吊胆地去面对董贼了,而如今陛下还年轻,朝中也还不稳定,所以自己是分担了不少朝中事务,而对此自己还算是很满意,如此才能去做那中兴之臣啊。
王允觉得自己正在一步步地向着大汉中兴之臣迈进,也许等到自己百年之后,史书上会写如此写到:司徒王允公,除董卓,扶汉室,使四海升平,乃大汉中兴之臣也!而他王允确实是个忠心于大汉的人没错,但是他可不是圣人,要说没几个人会嫌自己手中权利大的,更何况是王允这样儿的人。尤其他还要去做那中兴之臣,他觉得权利也是不能少的。
但是他却忘了,他头顶上还有个皇帝呢,虽然皇帝如今还算年轻,但是再年轻他也是个皇帝。王允这次确实是有些想当然了,而犯了皇帝的忌讳。哪怕皇帝知道你是个忠臣,但是好像没有哪个皇帝喜欢权臣吧,更何况是他刘协,他可是刚刚经历过董卓乱政的。所以他虽然一方面确实感激王允没错,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恨王允。
因为在他的眼里看来,董卓就和王莽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不过他是个中途就已经失败了的王莽。而王允他当然不是王莽了,但他却是霍光啊,只不过他是那还没有成功的霍光而已,而这就是刘协眼中的董卓和王允。王莽不用说了,但是霍光呢,有皇帝会喜欢他吗,也许有吧,但是这个谁知道呢,反正刘协是绝对不喜欢他就是了。
怎么说呢,如果两人同时出现了的话,比如王莽和霍光,必须有一人存在,一般来说,皇帝会选择霍光。但是霍光存在之后,皇帝可能又希望没有他就更好了。这个和刘协、董卓还有王允的关系车不多吧,就是这么个意思。
其实刘协更恨的是他自己,恨自己年纪为何不是很大,而且更主要的是登基还没几年,根基尚浅啊,所以朝中的大臣,基本都站在了他王允王子师那边,而却没几个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到底谁才是大汉的天子,是朕刘协,还是他王允啊?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