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尽力去做事儿,那就不错了,至于说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还能管什么啊。说起来刘备还得
对手底下的人说,你们就看着谁好,就投奔谁去吧。不管是曹操、孙策,哪怕就是马超,你们觉得哪个主公不错,就投靠他们吧。刘备肯定最后要是准备自尽了,那么他一定会在之前对属下这么说的,毕竟也算是主臣一场,刘备认为这自己没带他们成什么事儿,所以他们也别为自己身死什么的,都各奔前程吧。当然在这个时候,刘备也不想那么多了,虽说他是
早已考虑好了,可怎么说自己不还是没到了那山穷水尽的地步吗?所以……刘备这该拉拢己方的将领,他还是照做。别看这忠诚什么的,那都已经是定了,但是显然,刘备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至少他就很清楚,你看魏延那样儿的,他对自己没多大忠诚,可让他尽力守城,
那却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是,其人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可这难道就不是自己想要的?刘备和诸葛亮不同,毕竟都说了,孔明一生为谨慎,那诸葛亮一直都是个比较谨慎小心的人。说起来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儿的话,他诸葛亮未必就不能带着蜀国收复中原什么的。可就因为孔明那个性格,最后他也只能是壮志未酬了,还不就是这样儿。不过刘备这个人不一样儿,
至少他就很清楚,真说起来,其实自己和魏延,那就是各取所需啊。他魏文长有自己打算,要好好表现,而自己也是希望他能尽力,所以两人的这个想法,其实都是一样儿的,那么就足够了。至于说孔明所顾虑的,那没有办法,鱼和熊掌还不可得兼呢,这两全之法,有时候
未必就有啊,刘备都明白。所以自己只能是让魏延上,至于说孔明有意见,刘备也没办法,
他只能是从其他方面,让诸葛亮尽量是不去想那些了,大家算是皆大欢喜吧。不过刘备也是无奈,他知道自己的想法,自己认为有道理,就是诸葛亮所想,他也不是说没道理,说白了,还是性格使然,他是能理解诸葛亮的。不过他也认为,诸葛亮还是有点儿不太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