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如今这个时代,是特别重视你的名,哪怕是你家里的名,那也依旧重要,出身确实是非常重要,在这个时候。所以袁绍手底下才是人才济济,哪怕就是袁术,他都那样儿了,不是还有人死命效忠于他,这就说明问题。如果说你没有个好出身,更是不让手底下的人痛
快,那么谁给你做事儿?谁还能为你效力卖命?这就是很实在的一个事儿,那能为你效死命的,哪个不是有原因的,所以这个也真是,你没做到,那么就不用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哪怕他是你的手下,可没有什么规定说你手下人就得为你尽忠,那是玩笑。而曹操还能不清楚这事儿?他也觉得辽东军比较失败,至少在己方这儿,能为自己效死的将士,是比他辽东军
多很多,至于说辽东军,他还真是没看出来有多少。反正这个石全,那肯定就不是了。至于说其他人,还没见到,所以不清楚。公孙康不用多说,他毕竟是公孙度的儿子,如今就是他做主,所以他不可能不为自己死拼。至于说如今还在襄平的那两个,曹操是没亲眼见过,
但是听情报来说,和石全也就是半斤八两,所以这辽东军也真是,不足为虑。像公孙恭那样儿的,同为公孙度的儿子,那他不死也没办法,就算是自己,也未必就能留下他。毕竟公孙恭也没什么大本事,己方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如果说他公孙恭的本事不错,
那自己可能会有点儿惜才,不过最后还得看人家是不是能来己方。说起来当时髙句骊一战,可以说他公孙恭是已经有了必死之心,所以那样儿的话,基本上也就不会再回头了。曹操自认为己方战力不错,所以行军打仗什么的,还算可以。但是对上像公孙恭那样儿的,心存死志的人,他也是没办法。确实,曹操倒是不怕什么,可主要还是,那么一个人,就代表了什
么都豁出去了。确实,他公孙恭什么样儿,曹操多少都是听说过的,而之前他公孙恭居然是不怕死,心存死志,这个还真是,不得不说,他是让自己也算是另眼相看吧。毕竟公孙恭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